“霾影”背后 “雾霾经济”一个劲儿地火热
http://www.dsblog.net 2013-12-12 09:32:00
雾霾“再袭来”
环保企业向民用转型
随着雾霾天气的经常光临,众多环保企业对消费市场的认识也在改变。
看着家用空气净化设备不愁销路,四川利华德瑞总经理张利君再也按捺不住了。他其实是一家水处理设备制造商,只不过有个子公司从事空气净化的相关业务,近期正密集向同行“取经”。
四川川净洁净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其“学习”的对象之一。公司相关负责人单淑芳称,“转向消费市场的难点,不在于技术而在于营销模式。”她举例,该公司的设备可用于医院手术室、疫苗生产区等,净化指标远超家用需求,“但当前设备销售主要采用直销,无法适应大众消费市场,需重构营销模式。”
谢天也为成都易态科技研发的金属膜技术支招:“该项技术能够净化工业粉尘,同样可用于空调净化。”但也不是所有的环保产品,消费者都会即可买账。据谢天分析,汽车尾气排放形成的粉尘,是加重雾霾天气的原因之一。“四川环保企业的催化剂技术,已经达到世界一流,但是又有多少人主动更换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呢?”
尽管如此,先河公司决定加速转化用于民用领域的技术储备,甚至有些产品有望在四川投产。
竞争或迎“乱象”
存活之道在于做品牌
“室内空气净化质量到底如何?”魏明的问题也反映出一个现实:网上售卖的空气净化设备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因为缺乏统一的认证标准,很多产品不过是在偷换概念或炒作概念。
“具备加湿、保鲜功能,就算空气净化器了?”张利君担心,受“雾霾经济”诱惑,未来几年内难免会出现一哄而上、乱象重生的局面。“短兵相接中,品牌企业成活几率最大。”
就以空气净化设备的当前份额而言,夏普、双鸟、飞利浦等国外知名企业的产品占尽优势,民族品牌与洋品牌的市场争夺战,也将是一场“持久战”。魏明称,先河公司研制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曾迫使国外产品从120万元/套降至40万元/套。
魏明与单淑芳的共识是,“要想在三五年后产品依然存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核心竞争力是不二法宝。”
据雷鸣惊透露,为鼓励节能环保企业加大研发力度,追求世界领先、国际一流的产业、产品高度,成都即将出台新的扶持政策。
- 央视曝光涉案44亿网络传销案 下线达22级
- 新疆2024破获传销案超30起 挽回4500万余
- 施秉县市场监管局开展打击传销宣传活动
- 直播助力躺赚钱?警方揭开27亿直播传销骗局
- 河北省发打击传销规范直销知识问答宣传手册


- ·如新携手《中华名医号》直播
- ·艾多美《艾闪耀达人秀》总决赛即将举行
- ·东阿阿胶最新研发成果在国际期刊发表
- ·富迪宜城分公司正式开业
- ·安利“健康中国 我们行动”海南站启动
- ·太阳神南极磷虾油凝胶糖果今日上市
- ·金天国际2025金天乐享贴R新品发布
- ·三生在中国客户服务节上再获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