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次直销何时解禁 安利老大地位会弱化吗?
http://www.dsblog.net 2006-09-05 15:43:46
作者简介:鲁乾(巴达),供职于著名文化产业机构晨讯传媒集团;现任《华商》杂志编委、华东区(上海)采编中心主任。
随着直销牌照的陆续发放,雅芳在诺大的中国内地市场鹤立鸡群的景象已经结束。实际上,自《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安利、完美,以及内资企业中的天狮和南方李锦记等,都以成熟得令人惊诧的姿态,争取并守候着应当属于自己的一切。中国内地市场的特殊性,决定了直销这个行业必将演绎出许许多多或精彩或辉煌悲壮或离奇的故事。可以说,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中国直销业中将会发生任何事情,都不足为奇。因此,关于这个行业的诸多悬疑,也便尽在人们的品评、期待和猜想之中。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八点。
一、 中国直销协会何时诞生?
二、 多层次直销何时解禁?
三、 直销牌照到底会发多少家?
四、 多头监管格局会否改变?
五、 会有大型外企退出中国内地市场吗?
六、 安利老大地位会逐步弱化吗?
七、 "直销难民"会越来越多吗?
八、 "4.21"还会重演吗?
……
二、 多层次直销何时解禁?
业内人士曾普遍认为:取消多层次计酬后,以创新营销模式为幌子继续打擦边球走多层次路径的现象,一定会防不胜防。现实的情况的确如此。自《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颁布以来,不要说什么多层次了,几乎所有的奖金制度都如幽灵般挥之不去。这显然是有悖中国政府开放直销之本意的。对此,监管部门如果能够区别对待、理性处理还好,否则,久而久之,必将给这个行业带来灾难性后果。业内人士的普遍看法是:直销的精髓--团队计酬、多层次计酬和至少50%以上的奖金额度,已经被现行《直销管理条例》釜底抽薪似地剥夺了。因此,企业的业绩会大受影响。实际上,即便是政府精心树立的标杆企业雅芳公司,其今年以来销售业绩锐减的事实,也无不证明了这一点。直销的精髓,即很多人眼中的直销的魅力。精髓抽掉了,魅力便荡然无存。《直销管理条例》出台后,各相关企业都表示了自己的态度--"首先我们不是只懂做单层,或者只要做单层。只是目前我们认为单层会更便于管理机构和企业进行管理,更适合目前中国的国情和市场环境。目前单层于国家、于企业都是都是有益的。"这是雅芳(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裁高寿康的话。"作为商业机构来中国投资,我们当然期望采用最熟悉的营销模式,我们在中国真的尽了最大的努力。同时,我相信中国政府的智慧并尊重这种选择。我们过去也都是在符合法规的情况下办事。那时没有明确的法规,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只要在没有违反法规的条件下,我会去寻找更大的营运空间。"这是安利全球执行副总裁、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李锦芬的话。雅芳和安利两位重量级人物的表态,言语间,既有对政府政策的配合,也有多层次的情结。可谓有保留的支持。应该说,他们都不是"坏孩子"。
1997年1月10日,国家工商管理局颁布了《传销管理办法》。提出单层次传销和多层次传销的定义,此办法以"允许存在,限制发展,严格管理,谨慎试点"为指导思想,较为详细地规定了传销企业的行为。就当时而言,这虽说是政府主管部门制定的一个比较好的文件,但由于对多层次传销和单层次传销缺乏明确的界定而且文件中又有"多层次传销"公司由国家工商管理局批准,"单层次传销"公司由地方省级工商局批准的规定,使得一些企业不可避免地滋生了投机心态,开始将销售网络任意扩张。不难想象,许许多多的问题随之而产生,特别是经地方批准的"单层次"传销公司,几乎都混进"多层次"之中;还有,大批非法传销公司趁机推行"老鼠会"制度,相当多的公司市场计划都有拉人头的性质;更有一些企业在培训的过程中极尽"洗脑"之能事,不断组织潜训、密训等活动,大肆鼓吹暴富理念……到1998年初的时候,直(传)销业终于呈现出失控的态势。因此可以说,这个行业实际上是被自我异化到了主流社会边缘的。这或许可以说是直(传)销留给国人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坏了,以后再想好起来就难多了。
所以,解禁多层次直销,不是没有可能,而是短期内绝无可能。影响这一格局的,不会是业界的舆论,也不会是别的什么压力。说到底,就是看行业自律的程度、环境的适应度和包容度。笔者根据以往的经验和现实的状况判断,多层次直销要在中国内地市场解禁,少说也要在5年以后;而且同样会有先行试点和逐步推进的过程。
……
六、安利老大地位会逐步弱化吗?
无论毁誉几何,安利(中国)在直销界的老大地位都是不可动摇的;只要说起直销,爱它者与恨它者,都不得不提到它。
就保健品而言,在洋品牌并不是太受青睐的中国市场,靠直销模式在夹缝中生存的安利(中国),表现得一直都很出色。中国自1998年"一刀切"之后,内地便不容许以直销的方式经营。但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自1998年后,安利的销售业绩,却是以非常快的速度逐年增长--1998年,安利因受"一刀切"之累,业绩仅有3.2亿元,1999年成长为18亿元,2000年为24亿元,2001年为40亿元,2002年为60亿元,2003年为100亿元,2004年为160亿元。六年时间,安利在中国的营业额增长了49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安利的这些业绩,是在它并没有拿到直销牌照,而是在夹缝中生存的情况下取得的。即便是1998年的3.2亿这样一个低谷期的销售额,也是让国内绝大多数日化类企业所仰慕的。
但辉煌总是过去式。过去可能会影响未来,但并不能决定未来和代表未来。再一次的时过境迁之后,安利又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这个世界直销界的翘楚,在直销解禁后的中国,已先后两次没有如人所愿地拿到直销牌照,这无论是安利的主动性战略决策,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今年以来,尤其是今年第二季度以来,该公司业绩在不断下滑,却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安利(中国)的老大地位会弱化吗?我想会的。因为当年一个又一个看起来弱不禁风的对手,如今已在不知不觉中长成了巨人,站到了它的近旁!有的还将会毫不含糊地站到它的正对面。当然,除了竞争对手的"侵蚀",还有更多的深层次原因……
但安利就是安利,它是经过大风大浪的。再怎么说,现在的环境也比"一刀切"之后那几年要好得多。相信它仍会从容地面对一切。
……
阅读全文:鲁乾:中国直销业八大悬疑
随着直销牌照的陆续发放,雅芳在诺大的中国内地市场鹤立鸡群的景象已经结束。实际上,自《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安利、完美,以及内资企业中的天狮和南方李锦记等,都以成熟得令人惊诧的姿态,争取并守候着应当属于自己的一切。中国内地市场的特殊性,决定了直销这个行业必将演绎出许许多多或精彩或辉煌悲壮或离奇的故事。可以说,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中国直销业中将会发生任何事情,都不足为奇。因此,关于这个行业的诸多悬疑,也便尽在人们的品评、期待和猜想之中。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八点。
一、 中国直销协会何时诞生?
二、 多层次直销何时解禁?
三、 直销牌照到底会发多少家?
四、 多头监管格局会否改变?
五、 会有大型外企退出中国内地市场吗?
六、 安利老大地位会逐步弱化吗?
七、 "直销难民"会越来越多吗?
八、 "4.21"还会重演吗?
……
二、 多层次直销何时解禁?
业内人士曾普遍认为:取消多层次计酬后,以创新营销模式为幌子继续打擦边球走多层次路径的现象,一定会防不胜防。现实的情况的确如此。自《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颁布以来,不要说什么多层次了,几乎所有的奖金制度都如幽灵般挥之不去。这显然是有悖中国政府开放直销之本意的。对此,监管部门如果能够区别对待、理性处理还好,否则,久而久之,必将给这个行业带来灾难性后果。业内人士的普遍看法是:直销的精髓--团队计酬、多层次计酬和至少50%以上的奖金额度,已经被现行《直销管理条例》釜底抽薪似地剥夺了。因此,企业的业绩会大受影响。实际上,即便是政府精心树立的标杆企业雅芳公司,其今年以来销售业绩锐减的事实,也无不证明了这一点。直销的精髓,即很多人眼中的直销的魅力。精髓抽掉了,魅力便荡然无存。《直销管理条例》出台后,各相关企业都表示了自己的态度--"首先我们不是只懂做单层,或者只要做单层。只是目前我们认为单层会更便于管理机构和企业进行管理,更适合目前中国的国情和市场环境。目前单层于国家、于企业都是都是有益的。"这是雅芳(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裁高寿康的话。"作为商业机构来中国投资,我们当然期望采用最熟悉的营销模式,我们在中国真的尽了最大的努力。同时,我相信中国政府的智慧并尊重这种选择。我们过去也都是在符合法规的情况下办事。那时没有明确的法规,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只要在没有违反法规的条件下,我会去寻找更大的营运空间。"这是安利全球执行副总裁、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李锦芬的话。雅芳和安利两位重量级人物的表态,言语间,既有对政府政策的配合,也有多层次的情结。可谓有保留的支持。应该说,他们都不是"坏孩子"。
1997年1月10日,国家工商管理局颁布了《传销管理办法》。提出单层次传销和多层次传销的定义,此办法以"允许存在,限制发展,严格管理,谨慎试点"为指导思想,较为详细地规定了传销企业的行为。就当时而言,这虽说是政府主管部门制定的一个比较好的文件,但由于对多层次传销和单层次传销缺乏明确的界定而且文件中又有"多层次传销"公司由国家工商管理局批准,"单层次传销"公司由地方省级工商局批准的规定,使得一些企业不可避免地滋生了投机心态,开始将销售网络任意扩张。不难想象,许许多多的问题随之而产生,特别是经地方批准的"单层次"传销公司,几乎都混进"多层次"之中;还有,大批非法传销公司趁机推行"老鼠会"制度,相当多的公司市场计划都有拉人头的性质;更有一些企业在培训的过程中极尽"洗脑"之能事,不断组织潜训、密训等活动,大肆鼓吹暴富理念……到1998年初的时候,直(传)销业终于呈现出失控的态势。因此可以说,这个行业实际上是被自我异化到了主流社会边缘的。这或许可以说是直(传)销留给国人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坏了,以后再想好起来就难多了。
所以,解禁多层次直销,不是没有可能,而是短期内绝无可能。影响这一格局的,不会是业界的舆论,也不会是别的什么压力。说到底,就是看行业自律的程度、环境的适应度和包容度。笔者根据以往的经验和现实的状况判断,多层次直销要在中国内地市场解禁,少说也要在5年以后;而且同样会有先行试点和逐步推进的过程。
……
六、安利老大地位会逐步弱化吗?
无论毁誉几何,安利(中国)在直销界的老大地位都是不可动摇的;只要说起直销,爱它者与恨它者,都不得不提到它。
就保健品而言,在洋品牌并不是太受青睐的中国市场,靠直销模式在夹缝中生存的安利(中国),表现得一直都很出色。中国自1998年"一刀切"之后,内地便不容许以直销的方式经营。但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自1998年后,安利的销售业绩,却是以非常快的速度逐年增长--1998年,安利因受"一刀切"之累,业绩仅有3.2亿元,1999年成长为18亿元,2000年为24亿元,2001年为40亿元,2002年为60亿元,2003年为100亿元,2004年为160亿元。六年时间,安利在中国的营业额增长了49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安利的这些业绩,是在它并没有拿到直销牌照,而是在夹缝中生存的情况下取得的。即便是1998年的3.2亿这样一个低谷期的销售额,也是让国内绝大多数日化类企业所仰慕的。
但辉煌总是过去式。过去可能会影响未来,但并不能决定未来和代表未来。再一次的时过境迁之后,安利又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这个世界直销界的翘楚,在直销解禁后的中国,已先后两次没有如人所愿地拿到直销牌照,这无论是安利的主动性战略决策,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今年以来,尤其是今年第二季度以来,该公司业绩在不断下滑,却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安利(中国)的老大地位会弱化吗?我想会的。因为当年一个又一个看起来弱不禁风的对手,如今已在不知不觉中长成了巨人,站到了它的近旁!有的还将会毫不含糊地站到它的正对面。当然,除了竞争对手的"侵蚀",还有更多的深层次原因……
但安利就是安利,它是经过大风大浪的。再怎么说,现在的环境也比"一刀切"之后那几年要好得多。相信它仍会从容地面对一切。
……
阅读全文:鲁乾:中国直销业八大悬疑
<<
1
>>
来源:《华商》 作者:鲁乾
相关报道
- 体重管理!5·11安利晒腰节带来个性化方案
- 安利纽崔莱携北京卫视养生堂推出情景科普剧
- 安利 | 墨尔本“心”体验:如果尊重有模样
- 安利16000人墨尔本研讨会的7大尊崇体验
- 2025安利511晒腰节 全国即将超燃来袭


dsblog.net推荐
- ·十问火爆直销圈的羊奶粉
- ·康宝莱与减重大咖相约人民网
- ·双迪:传递大爱,温暖世界
- ·USANA全球菁英杰出成长之旅收官
- ·安利携北京卫视养生堂推出情景科普剧
- ·天狮李金元率队践行绿色使命
- ·无限极2025希望之旅即将扬帆起航
- ·太阳神Apollo丰盈护发洗发露上市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