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blog.net 资讯 » 业界新闻 » 广西玉林聚集8万传销者 地方政府成其保护伞

广西玉林聚集8万传销者 地方政府成其保护伞

http://www.dsblog.net 2006-11-13 10:13:18

    传销被称为经济邪教,因此政府打击的力度越来越大,按照国务院决定,一场打击传销专项行动已经在全国展开,尤其对广西、广东、山东、河南、辽宁、吉林、安徽、江苏、云南、贵州、山西、河北、四川、北京等14个传销活动相对集中的省区市,正在进行为期一年的全面整顿。
    
    国家对打击传销从不手软,可是,在一些地方的传销活动却履打不止,履禁不绝,似乎有着很强的生命力,为什么这些地方会对传销者有吸引力?不久前,记者来到了广西玉林市,这个市区人口只有几十万的小城市,居然云集了至少8万名各地传销人员,他们成了玉林一道怪异的风景。
    
    
    
    
    
    
    
    
    
    玉林成为传销的根据地
    
    这是一个没有公开的秘密,8万人聚集在玉林,投入3800元赚到380万,是传销人员制定的终极目标,为了这个目标,他们从不同的省份跑到广西玉林,过着撒谎、自我欺骗、诱骗他人上当的生活。
    
    山西籍传销人员:“你想,我们一发工资是上千万上千万的发下来。” 
    
    他们不是生意人,也没有工作,在这个陌生的城市他们怎样生活? 
    
    “满街,走路的都是,一大早起来的,大街上很多都是做传销的。” 
    
    骗完家人骗亲属,骗完亲属骗朋友,他们行动诡秘,昼伏夜出,电话不离手,谎话连篇,成千上万传销大军玉林洗脑。 
    
    广西玉林市的文化广场,平时都空空荡荡的,但是一到了晚上8点钟,广场上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随着夜幕降临,广场上的人越聚越多,记者发现,其实他们中的很多人,相互之间并不认识。 
    
    原本用于休闲娱乐的地方,被这些操着全国各地不同口音的人所占领,只要你停下脚步,听听他们谈话的内容,你就会发现,这些人都是来这里做传销的。 
    
    记者注意到,这些传销人员有几个共同的特点,即使相互不认识,但是一见面就握手打招呼,如同老朋友一样。他们个个手机不离手,当记者从他们身边走过时,经常会听见他们正在打电话婉转地说服熟人,谎称他们有好的项目,劝对方来玉林发展。 
    
    “哦,就是这样的吧,24号下午你就到了,是吧?” 
    
    “对,对,对,就在下午吃饭的时候见面吧。” 
    
    记者发现,除了玉林市的城区范围内,传销人员几乎充斥着城市周边的每一个角落,民房出租屋里,楼与楼之间,电话亭内,夜幕下的大树旁,到处是非法传销人员的身影。 
    
    传销人员:“这个小城市啊,做连锁销售的,有八万人。” 
    
    记者:“你怎么知道?” 
    
    传销人员:“专门有统计的,玉林市的环境好,他们过来搞开发,就是开发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就是我们连锁销售。”
    
    
    
    
    传销带来的“新”变化
    
    记者在玉林市调查非法传销内幕的时候,多次深入来自江西、陕西、四川、甘肃、新疆等地传销体系中,和各层传销人员进行了直接沟通,为什么全国范围都在严厉打击传销的时刻,玉林的传销活动却如此公开和猖獗?在调查过程中,一个奇怪的现象引起记者的注意,这些非法传销人员在玉林之所以能生存下来,竟与当地的一些特殊政策直接相关。 
      
    采访时记者发现,每一个传销体系,每天都会有新人加入,他们与外界联络,诱骗亲属和朋友主要的联系方法就是通过手机和固定电话,在传销组织里,几乎每个人都向记者透露了这样一个秘密,这个非法传销组织里每一个成员的手机电话,除了每月5元钱的来电显示费以外,8万非法传销大军相互之间打电话,无论接打都是不要钱的。 
    
    陕西籍传销人员:“干我们这行的,我给你打,你给我打,都是不收钱的。” 
    
    江西体系高层人员:“玉林市政府为了支持我们行业,给我们开辟了一个特别网,叫天山太白网,网内互打互接都不需要花一分钱,只收取每月来电显示五元钱。” 
    
    同样的话,记者在不同场合,不同地点,不同人的口中多次听到。 
    
    传销人员:“我们手机费,一分钱都不花,每个月只要五块钱来电显示费,不管你打多少,一千元钱、两千元钱,都不会向你收钱,八万人之间,互相打都不要钱。” 
    
    传销人员告诉记者,这样特殊的优惠政策,是当地移动公司专门为他们开辟的,这个特殊网络的名字叫――天山太白网,他们组织的成员,只要在玉林市,相互之间通话都是不花一分钱的。 
    
    陈彪(化名):“不信你可以试一下,主打和被叫全都不收费,网内互打互接, 
    
    不收一分钱。” 
    
    记者:“这八万人都不收费?” 
    
    陈彪:“不单是八万,我们在整个广西有五个试点基地,何止八万。” 
    
    记者:“我现在能去办你这个卡吗?” 
    
    陈彪:“你办不到,你不是我网内的,你办不到,你办就要收钱。” 
    
    记者:“我到了就告诉他我也是做连锁销售的。” 
    
    陈彪:“你的身份证有没有输入我公司电脑。” 
    
    采访时记者了解到,事实上,这个网内接打手机电话的优惠政策,是通信运营商针对网内大公司集团客户开辟的虚拟网业务,办理这项业务必须是单位团体,但在玉林,这项业务却被非法传销人员用谎言所利用,并成了他们向组织成员极力推销的骗人手段,而且被利用的不仅仅是移动公司的――天山太白网,还有联通公司的――腾飞网。为了弄清事情的真相,记者来到了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 
    
    记者:“我听说有一种接打都免费的。” 
    
    中国移动工作人员:“怎么可能有接打都免费的。” 
    
    记者:“那你们这儿有天山太白网吗?” 
    
    工作人员:“有,那是集团网,你要加入那个集团网,那个集团内的人接打不要钱。” 
    
    记者:“我现在能办理吗?” 
    
    工作人员:“可以啊,但是你知道有人用这个集团网吗?” 
    
    记者:“什么意思?” 
    
    工作人员:“也就是说你要认识一个朋友,用这个网的才能办理。” 
    
    接着,记者又来到了中国联通。 
    
    记者:“有腾飞网吗?” 
    
    联通工作人员:“腾飞网有啊,但是它是由专门的客户经理办理的,如果你有朋友已经加入腾飞网,你跟他联系一下。” 
    
    记者:“网内免费吗?” 
    
    工作人员:“免费。” 
    
    记者:“接打都免费吗?” 
    
    工作人员:“接打都免费。”
    
    
    
    普通的玉林市民都无法享受到的待遇,但是地下非法传销组织却可以公开地享用它。值得一提的是,来玉林做传销的都是外地人,他们打电话骗人几乎都是长途电话,于是在玉林又有了更为奇怪的现象,固定电话长途话费比市话还便宜,市话每分钟2毛钱,长途话费每分钟1毛钱。 
    
    玉林市民:“照顾外地人,外地人多,外地的有十万人。” 
    
    记者在传销人员密集的地方看到很多的话吧,就连一个小小的食杂店,摆上4、5部电话也不足为奇,来打长途电话的几乎都是做传销的,他们通话的内容就是用各种谎话骗人。 
    
    “你现在还在做原来那个工作吗?” 
    
    “做保健啊,保健品,你们那个怎么样?” 
    
    “我们现在公司也有这个行业啊。” 
    
    “你们那个怎么做的?” 
    
    “我们公司的人员,现在七十多岁,六十多岁的都有。” 
    
    就这样,这些传销人员把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从四面八方被骗到了玉林,在这里接受一个全方位的洗脑。 
    
    
    福建传销人员蓝宏:“这就是连锁销售,人际网络,我们这公司就是连锁销售,一直在翻下去,我们一发工资是上千万上千万的发。” 
    
    地下非法传销组织在玉林竟然可以享受到打电话不花钱的待遇是我们没有想到的,但是记者却很快发现,当地市民对此并没有什么怨言,相反还欣然接受,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地下传销给当地的经济带来很大的变化。 
    
    记者:“房价,菜价也涨了吗?” 
    
    玉林市民:“是啊。” 
    
    记者:“那你现在买菜是不是觉得比以前贵了。” 
    
    玉林市民:“买菜比以前贵了。” 
    
    记者:“贵了好多吗?” 
    
    玉林市民:“贵了一块多吧。” 
    
    记者:“菜贵了你们没有怨言吗?” 
    
    玉林市民:“种菜的就没有,我们是种菜的。” 
    
    8―10万地下传销人员涌进玉林,他们如何居住是首要的问题,记者注意到,首当其冲的就是玉林民房的出租价格不断攀升。
    
    记者:“很多人租房吗?” 
    
    玉林市民:“对啊,很多做传销的。” 
    
    记者:“真是传销啊。” 
    
    玉林市民:“对啊,我在这儿租房,我这个房子就要八百块一套。” 
    
    记者:“那这边租房,房价高了吗?” 
    
    玉林市民:“原来五六百,现在七八百。” 
    
    涨价的远不止出租房屋的价格,在玉林记者还发现,人们生活的日用品消费品的价格同样看涨。 
    
    记者:“这地方外地人特别多是吗?” 
    
    玉林市民:“外地人特别多。” 
    
    记者:“每天都这么多人是吗?” 
    
    玉林市民:“就是晚上,白天少很多。” 
    
    记者:“以前没这么多人是吗?” 
    
    玉林市民:“是啊,原来做的时候很多铺面都没租完。” 
    
    记者:“以前生意很淡。” 
    
    玉林市民:“嗯,就是人也很少。” 
    
    记者:“现在可以了?” 
    
    玉林市民::“嗯。” 
    
    记者:“现在这边卖的东西是不是也贵了?” 
    
    玉林市民:“卖东西没见贵,吃得就贵了,吃得米啊,肉啊,菜啊都很贵了。” 
    
    记者注意到,在各种消费都上涨的商品里,涨幅波动最大的是农贸市场,而对菜价上涨的原因当地人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从中得到了实惠的菜农却不告诉你这个秘密。当记者问道菜价上涨的原因时,所有的人脑袋摇的就像拨郎鼓一样。 
    
    菜农:“以前是便宜一点,现在贵了,现在涨价了。” 
    
    记者:“为啥涨价了?” 
    
    菜农:“这个一元二。” 
    
    记者:“有人说是外来人多了,这个菜价就高了。” 
    
    菜农:“不是的,不是这个道理。” 
    
    记者:“西红柿怎么卖?” 
    
    菜农:“1.2。” 
    
    记者:“怎么贵了?” 
    
    菜农:“没办法,那个盐是粗盐,九毛钱一包,现在一元三毛钱一包,反正今年什么都涨价,没办法,以前我们买这个葱五毛钱一斤,现在一元二,一元七一斤, 
    
    这个香菜现在七块钱一斤,以前两元五。“ 
    
    对卖菜的来说,买菜的突然增多是一个天大的好事,所以大家都像商量好了一样,一起保守着这个秘密。 
    
    得到好处的还不止种菜的菜农,卖书的书贩也同样获得不菲的收入,一本没有印刷和出版号的非法出版物,名字叫――消费者,是地下非法传销组织成员人手一本的书,记者对玉林城区的书摊进行了调查,发现这本书在市区里是没有卖的,但是在传销人员密集的地方,它却已每本7元的价格公开销售,随意可以买到。 
    
    记者:“有消费者那本吗?” 
    
    卖书人:“有。” 
    
    记者:“这书好卖吗?” 
    
    卖书人:“好啊。” 
    
    令记者感到诧异的是,这个生活在传销堆里的卖书人,竟然是唯一一个没有向我们说假话的。 
    
    卖书人:“没有公司的,都是骗人的,那个交了15万,被打得头破血流,那个男的都不见了,回家了。” 
    
    记者:“为什么会被打。” 
    
    卖书人:“你喊我来,你说你放心吧我会连本带息给还你的,就这样骗他来了,来了以后知道上当受骗了,不就要打你吗,打死你。”
    
    
    
    
    
    传销 旁观者迷当局者清
    
    一位传销组织的大头目告诉记者,他在玉林打着连锁销售的幌子干传销,已经有两年多了。看来,非法传销之所以在玉林如此猖獗,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表面上看起来,传销组织能在玉林站住脚,是因为这里是小城市,不起眼,而当地一些企业和个人,为了牟利,也给传销人员提供了不少便利,但毕竟躲的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时间这么长,规模这么大的传销活动,难道当地执法部门会看不到吗? 
    
    大批外地人来到玉林做传销,对玉林市民来说并不是秘密,记者注意到,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你停下脚步向市民们打听,玉林的晚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外地人,市民都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这些人是做传销的。 
    
    记者:“你怎么知道是传销的?” 
    
    玉林市市民:“反正都说是做传销的,我也听人说啊。” 
    
    记者:“什么都不干啊?” 
    
    玉林市市民:“当然是传销的,而且有时候,见他们都是拿着笔记本,笔。” 
    
    不用花钱打手机,固定电话长途话费比市话还便宜,给非法传销成员提供住房,无形中给地下传销创造了一个巨大的孳生繁衍的温床。 
    
    蓝宏:“我们这个行业,是旁观者迷当局者清,当地老百姓,你想想他们前几年三四角钱,五六角钱,一斤的青菜,现在是一元多,两元,你作为当地老百姓,你想卖一元多,还是两元。” 
    
    在与地下传销组织多次接触之后,记者注意到,一些新加入帮派,不明真相的群众被洗脑时,最主要的环节就是,传销的高层人员向他们灌输一个概念,他们做的所谓连锁销售,当地有关部门是知道的。 
    
    陈彪:“这个事情,玉林市政府,是支持的。” 
    
    记者:“玉林市政府支持这件事吗?” 
    
    陈彪:“这一点,你可以去公安局,工商局,派出所去问。”
    
    
    
    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记者以一个好市民的身份,来到玉林市工商局举报地下传销窝点的情况。 
    
    记者:“我们要举报一个事情,在哪里举报。” 
    
    玉林市工商局工作人员:“举报什么,传销啊?” 
    
    记者:“对。” 
    
    工作人员:“在里面。” 
    
    不等记者开口,这位工作人员就知道我们是举报传销的,并告诉我们玉林市工商局专门有一个打击传销办公室,这就是玉林市工商局的打传办,里面空无一人,我们等了大约15分钟,终于来了一名工作人员,但是一开口说出的话,把记者吓了一跳。 
    
    记者:“我们发现那边桥那边,每天很多做传销的,我们就是来反映一下情况,怕你们不知道。” 
    
    工作人员:“问题是你们出差,管你们什么事。”
    
    这句话完全出乎记者的意料,记者没有想到,到玉林市工商局打击传销办公室举报非法地下传销组织,工作人员竟然说出这样一句话:你们出差管你们什么事,随后,她又开始让记者出示身份证,当得知记者是北京来的时,她做出这样的解释。 
    
    工作人员:“他亲戚就是说他就是做传销,把他抓来了,最后还是要放了,因为找不到证据。” 
    
    记者注意到,玉林市工商局的打击传销办公室只有两张桌子,仅靠这两名工作人员对付8万人的传销大军,真是够困难的。 
    
    工作人员:“你们不做这个,你们不知道,会遇到很多实际困难,特别是取证方面,你们不要做就行了。” 
    
    对玉林当地的一些企业和市民来说,几万名外来传销大军可能带来了难得的生意,可是,就在他们从上涨的房租和菜价里得到一点好处的时候,传销这颗毒瘤也在玉林迅速膨胀,以往的案例一次次证明,传销终究是最后会穿帮的金钱骗局,所有的传销游戏总会以一场悲剧来收尾。
    
    
    
    半小时观察:韭菜为什么割了还会长?
    
    打击传销就像割韭菜,割了一茬又有一茬,韭菜割不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的根系很发达,在源源不断地给它输送营养。 
    
    疯狂渴望财富,缺乏相关信息,精神文化生活贫乏等等都是传销赖以生存的社会土壤,传销屡禁不绝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有人在这种非法活动中间接收益,他们并不憎恨传销。 
    
    为什么像玉林这样的地方传销特别猖獗?一些人的想法是,只要传销分子不来祸害我,我还能在他们身上赚钱,我就没有必要跟传销分子过不去,甚至有意无意地设定一些特别的政策从传销活动那里分一杯羹,这样的做法非但不是遏制传销,简直就是放水养鱼。
    
    打击传销一个困难地方就是传销活动的隐蔽性,在一些传销猖獗的地区,常常有数以万计形迹可疑的外来人口在活动,传销分子再狡猾,要不暴露蛛丝马迹也很难,但是,如果那些出租房屋的人、卖菜的人甚至电信运营商,都因为自己能够得到好处,不配合打击传销,还千方百计为它们打马虎眼,仅仅靠几个工商人员和一群看不见的对手作战,那打击传销就只能像割韭菜,割了上面的苗儿,土里的根在哪儿都没看见,这种打击方法当然不能做到斩草除根。 
    
    传销靠欺诈吃饭的特点只会引发更多的社会犯罪,那些被洗劫一空的传销分子,总有一天会变本加厉地报复社会,由此引发的盗窃、抢劫、非法拘禁等恶性刑事案件也会增加,那些以为传销对自己没有坏处甚至还有好处的人天真了。 
    
    要把传销的根子刨出来,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不能只靠公安、工商等几个部门的孤军奋战。要让全社会都知道传销的危害,自觉地与传销分子做斗争,只有这样,传销这棵韭菜才会无处扎根,失去根须的传销最终总会枯萎。
    
    主编:周人杰 
    
    记者:王亚丹 李想 
    
    摄像:樊建恩
来源:CCTV经济半小时
相关报道
最新评论(共24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 第24楼, 2006-12-09 16:09:35   投诉 支持(524)
    你们知道什么啊~ 传销不是从生产冲的利润~而是把一个地方的资金 细纳到另一个地方~
  • 第23楼, 公民 2006-12-08 17:43:35   投诉 支持(511)
    行业没有好与坏.关键是看人们怎么运作.看给社会.给当地老百姓带来的是什么.?首先行业人都是自己筹备资金没非法款.二.是连锁人在当地消费没给当地人带来任何负面的影响拉动当地消费难道不是好事?行业人都走留下本地人几个剩下一萧瑟的城市会奔小康?.三.行业有销售产品.照讲应是中国境内企业的产品.至少有让企业工人有事做不再下岗.生产的产品有消费市场.总比股市骗股民钱后很多企业还是没销路而倒闭.股民血本无归.一个事物没有积极的一面会有那么多人从事?也不是谁能骗得了谁.肯定有服人的地方.国家为何不能从正面的积极的方面好好管理监督这一行业.各方都有利而不是一味等从事人多了就来一锅断.都受损失.做行业的人受损失.并不是行业本身运作不下去而亏钱.而是政府一刀切不能做下去才导致行业人投资收不回.传销与连锁应该还是有区别的.真没挣到钱又很难做下去.那么来了解的人是不会进入此行业中的..
  • 第22楼, 你好谢谢  2006-12-08 17:15:15   投诉 支持(485)
    合适的就做..不合适的就离远点.不是人人都能做的..没那个行业适合全中国人.
  • 第21楼, 2006-12-07 14:07:25   投诉 支持(570)
    我的联系方式:QQ:48397449
  • 第20楼, 2006-12-07 13:55:55   投诉 支持(482)
    我的联系方式:QQ:48397449
发表评论
登陆后即可发表评论哟!请输入您的: 博客名     密码 新博客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