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王万军“完美风波八大蹊跷”的质疑
http://www.dsblog.net 2007-05-14 10:13:40
[前言] 完美风波沸沸扬扬有2年多的时间了,笔者一直在认真关注。昨天看到了完美的8大蹊跷,笔者认为,文章作者处处针对完美公司的主管人员,尤其是部分媒体主管人员,认为责任完全在于媒体主管人员,本人认为欠妥,谈谈几点浅见。
1、作者的初衷是什么?
在完美事件还没有结束的现在,再出这么一篇"份量很重"的文章,针对完美高层大谈问题,我不知道作者的目的的是什么?是哗众取宠?是情感宣泄?还是真正从完美出发为完美提意见?不过似乎好像最后是从行业角度呼吁行业企业要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
有一个道理大家都懂,企业在危机关头,企业所有人员必须要团结一致共同对外,不管是以前有多深的矛盾,不管是否已经递交了辞职报告。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每个人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挽救企业于水火之中。这既是为臣之道,也是职员的基本素质和操行。相信没有一个老板愿意看到,当风雨来临之时,只剩下一人,其余的员工全部跑了。
对于作者对"媒体主管人员的质疑"以及"呼吁其引咎辞职",笔者这是非常不理性的。完美风波并不是他们造成的,他们并不是源头,最多也只能负处理不当的责任。假设正如作者所说的,他们集体辞职了。那业界怎么想,市场怎么想?那谁半路接手来处理这件事情?如果这样,完美也就真正离垮台不远了。
另外笔者觉得,在此完美风波还没有真正得到解决,作者的文章不啻于一石投进了刚稍微平静的湖面,又可能掀起针对完美的另一场风暴,再一次引来批判的潮流,虽然这可能非作者所欲的,却是实在的对整个企业行业都是不好的。
2、存在断章取义之嫌
在文章中,作者引用的几处例子都存在断章取义之嫌,这也是很多"新闻工作人员"最善长做的事情。一句完整的话,本来这个意思,但如果只取一部分的话,那意思可能截然相反,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而这又是大家不能批评和审诉的,因为引用的正是"原话",只是"部分"而已,大家都有"实事求是"发表言论的自由。
有句老话,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大家都自己去感觉一下,当把表达自己意思的话只说一部分,看别人会怎么样。如果别人歪曲了自己的意思,会有什么感受!
3、证论来自于假设
从文章结构上看,他的证论基本来自于一种种假设,一种种大家都认为很有道理的假设,再把一种种假设进行排除、论证,让人感觉非常有理有据。
然而事实呢?"假设不成立"就可得到"事实"吗?可以得到"事情准确的答案"吗?
笔者认为,这种推理存在很大的漏洞。做数学题目的时候,可以通过假设来得到答案,但首先是假设的要合理,当假设的不合理的话,那再怎么假设、论证,结果都永远都得不出。另外,即使假设合理,也并不一定得到准确的答案,有的时候,题目的答案会有两种、三种、四种或多种,在特定的情况下只有一种是对的,其他的答案即使是答案,但可能不是题目的解。举个最最简单的例子,如方程式x2=1,(x≠1),如果从2往后开始假设,永远也找不到答案,即使你假设X=1,而不考虑后面那个条件的话,那么得出的解X=1也是不对的。
现实中事情远不只一元两次方程、一元多次、多元多次这么简单,要复杂的多,单靠简单的一步步假设,得到正确答案的机率很小。
我们也可以看到,法院审理案件的时候,有哪一个案件是通过一个个假设排除而直接定罪的??法院讲究的是实打实的证据,而不是假设!
4、站在"先知先觉"的角度
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到,作者探讨围绕的核心是"主管人员知道此事件,但没有采取行动"。
我们回到《XX新闻周刊》报道发刊前,当时完美风波就已持续了2年的时间,但都是小打小闹,也有一些媒体、个人抱着各种各样的目的来追踪调查此件事情,如李凌等。假如企业的重心完全向此事倾斜,不断的接受这个"专家"的调查,那个"媒体"的采访,我相信企业的发展必然会受到严重阻碍。
主管人员对此次风波有一定的责任,但是并不能负完全责任,这不完全是他们的过错,完美风波由来已久,主管人员也是人,也有松懈的地方。再说我国有这么多媒体、刊物,有哪个企业说已经完全和所有媒体一一通话了,都沟通好了,更何况这样一家外资直销企业,历来非常低调做事的企业,不太了解我国的国情大家也是可以理解的。另外此风波事件在过去两年中,谁能够先知先觉的看到事情会发展到现在这种境况?谁会想到会掀起这样的轰然大波?作者的思考、言论都是在危机出现后才形成的,事实已经都发生了,在事情过程中直接来追究责任,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非常不明智的,那只能会让亲者痛,仇者快。如果作者下次能够先知先觉,希望能够早点告诉当事企业。
5、根本不了解具体情况
昨天,笔者和完美比较大的经销商通了电话,他告诉记者,虽然文章看上去非常有理有据,但存在一个最大的漏洞,就是他不了解完美的实际情况,不了解事情的真相。完美风波主要来源于外部,而非内部,是外部原因造成的。虽然内部有一定的责任,但这样的问题整个直销行业都存在,是整个直销行业需要改进的地方。
6、信息预警机制的问题
据零点调查公布的《京沪两地企业危机管理现状研究报告》显示,半数企业处于危机状态。这项报告还显示,我国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普遍具有危机识别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薄弱的"通病"。有72.7%的被访者属于低危机识别能力者,9.4%属于中等危机识别能力者,仅有18%属于较高危机识别能力者。
作者质疑的信息预警机制,笔者发现,我国境内的95%左右的直销企业都没有危机管理组织(或落于形式)。从网上搜索可以发现,即使是安利,在很多隐藏的网络角落,如论坛等,都有企业的负面消息。
企业建立了信息预警机制是非常好的,这也是业内早以呼吁的。但是这个信息预警机制耗资大,工程大,任务重,光靠企业的媒体主管来解决此件事情,是任重道远的。这需要企业董事长、总裁等,从企业发展高度来制定规划,否则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无所作为。
把信息预警机制的责任强加到主管人员身上,是有点不公平。
另外,笔者认为,在业内作者是一个比较有知名度的"专家",言行都会得到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虽然可能是一家之言,但非常会引起别人的误会,让一些图谋分子又有了可据之词。笔者衷心希望每一个专家,在发言自己的文章时,能够认真的考虑一下是否妥当。
本文只是笔者的浅见,只代表个人观点,并不是批判某人某事。欢迎大家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 完美黑龙江分公司2025上半年度业务会举行
- 第十四届完美义工进万家上海站启动仪式举办
- 完美:双营齐开,精英加速成长之旅启航!
- 共同成长 完美2025半年度工作会议召开
- 完美创客荟|美丽自信 内外兼修的商业魅力

-
第8楼, 2008-11-12 13:26:50 投诉 支持(447)永远支持完美。。。。。。。。
-
第7楼, 673585975 2008-10-31 12:16:39 投诉 支持(405)我现在加入完美直销但是我又不知道是不是合法的,我是通过办了一张会员卡加入的 ,我想知道答案,请在我QQ留言,谢谢
-
第6楼, 2008-05-22 00:14:41 投诉 支持(517)每一次危难都能看到完美公司的真情奉献.又是=千多万元,还有完美帐篷小学.真是感动.我们一定会成为您们的忠实消费者.因为您捐款也有我们的一份子.
-
第5楼, 408354288 2008-05-21 18:37:09 投诉 支持(468)我没有理由的支持完美,支持完美是没有理由的!
-
第4楼, 王利群 2007-05-18 20:02:19 投诉 支持(774)事实是检验真理的最好办法。说白了,当初完美公司根本就没把受害的消费者及经销商放在眼里,认为他们掀不起什么大的风浪,而恰恰是这一点不尽人情的举动激怒了他们,才会掀起此起彼伏的完美风暴。才会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关注。完美公司如果不能采取一个正确的态度对待公司产品的受害者,完美公司必将自己推向毁灭的深渊。因为完美公司没有可能将所有媒体都“公关”好。毕竟会有正义的新闻媒体存在。

- ·总局召开专项整治直播电商问题部署推进会
- ·三生荣膺【美丽中国建设实践案例】
- ·安利纽崔莱沛源获行业三项大奖
- ·新时代健康顾问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召开
- ·2025安利纽崔莱健康跑长沙站启幕
- ·和治友德从达沃斯迈向全球
- ·完美获广东省化妆品科学技术金穗奖四项大奖
- ·中国经济网聚焦报道安然植物干细胞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