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blog.net 资讯 » 业界新闻 » 保健品监管标准近乎药品 出问题多是假冒伪劣

保健品监管标准近乎药品 出问题多是假冒伪劣

http://www.dsblog.net 2019-06-25 13:44:55


  彼时,国内大多中西药店、食品店,甚至不少小百货店、杂货店,都摆上了主打“延年益寿”“高考10分”等的保健饮品,磁疗表 、保健灯、保健枕头等功能性生活用品,也多不胜数。
  资料显示,1993年时全国有2000多家保健食品生产企业,800多款产品,一年创造25亿元的销售额。
  疯狂的增长,致使市场一片混乱,质量参差不齐。1995年,甘肃曾在兰州市场抽查全国20个厂家50个批号的蜂王浆,其中有20个批号不合格。
  直到2003年,保健食品才有系统的规范,原卫生部确定了保健食品的27项保健功能,作为审批、检验和监督的标准。
  这27项功能,16年后在最新的《调整保健功能公告》中,“促进生长发育”等3项完全被取消;18项功能调整表述,如“抗疲劳”需改为“缓解体力疲劳”;剩余的6项功能,列入进一步研究论证的范围。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秘书长刘学聪告诉《财经》记者:待定的6项,需要社会各方充分论证。
  “一拍脑袋让这个功能没了,几十年的产品没了,用一刀切的方法、简单粗暴,这无法整顿市场,反而会扰乱市场。”芮娟不认可官方的做法。
  监管部门建议芮娟,将产品功能往其他获准的保健功能上靠,如“辅助降血压”;如果想要保留产品与现有功能,需要再增加临床试验。
  芮娟不同意,“产品的技术与临床试验,都是为改善微循环做的,证书也是因此功能拿到的,如果要硬往辅助降血压等功能上靠,就是虚假宣传了。”对于增加临床试验的提法,芮娟也不认可,“在申报时,已经提交了毒理试验;25年来,消费者的社会临床数据,不比小白鼠试验更可靠?”
  将受政策影响的企业,不仅芮娟一家。《财经》记者查询保健食品批号信息系统统计显示:拟取消的21项保健食品保健功能,涉及到1186个产品批号,占全部国产批号的7%;其中仅具有“调节血脂”这一单项功能的产品批号就达572个;“抑制肿瘤”有106个产品批号。


  难达共识
  在5月14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座谈会上,芮娟询问功能被取消的原因,得到的回答是,“国家对于改善微循环的保健功能,没有评价标准。”这一回答道出监管上的一个空白区。
  此前,中国有相关的评价标准与技术规范,原卫生部发布的《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便是其中之一。“行业内对这版标准的实用性与科学性评价很高。”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罗云波对《财经》记者说。但在2018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宣布其失效,不再作为保健食品注册的技术审评依据。
  这在业内激起千层浪,计划申报产品的企业一下子失去了标准规范,检验检疫业务的第三方公司,苦于无标准可执行,接到大单也不敢贸然行事。
  用了15年的标准体系,一下子被宣布无效,这可能和保健食品的审批审评权转变相关。该项职能从原卫生部转至原国家食药监局后,2012年,原食药监局修订了其中9个保健功能评价方法,余者未动。2018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中,药监系统并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上述职能也随之转并。2019年4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保健食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征求意见稿)》,却未能安抚行业的不安。
  “最关键的功能评价规范还没出来,就先宣布21个功能没了,打了企业一个措手不及;仅仅出台一个补缺,还是征求意见稿,远远不够。”一位业内专家对《财经》记者分析,“毒理学评价方面,恰恰是企业相对规范的地方,相比之下,产品是否还合法合规更为关键。”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不论是保健功能的调整,还是相关评价标准的缺失,都代表了如今的监管部门对过去保健功能设置与评价的否定,背后是行业、学界与监管部门,在中医药理论衍生出的保健食品方面,缺乏完全的共识。
  “保健”二字的诞生,与中医药直接相关。中医药养生保健是中医理论和实践的一部分,之前就有把保健食品称为保健药品的说法,其注重对症下药和配合用药的综合诊治,常常是多原料混合配方。
  刘学聪同情芮娟面临的困境。他认为,基于中医药理论获准的保健食品批号,其理论与研究方法,在设计之初,是适用于当时的国情与管理方式的,“当时的中医药理论研究的专家、管理者,取得了小范围内的共识,才有了中医药保健食品的注册、管理制度”。

来源:《财经》
相关报道
最新评论(共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登陆后即可发表评论哟!请输入您的: 博客名     密码 新博客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