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blog.net 资讯 » 业界新闻 » 加盟者质疑新生活成都经营涉传 工商突查

加盟者质疑新生活成都经营涉传 工商突查

http://www.dsblog.net 2007-08-19 14:27:06

  试想,一个做包子馒头生意的老板改行做美容店老板,胜算几何?然而,一些人正兜售着这样神奇的财富“神话”。不论是不是这块料,只要经过简单的说教,就能让你成为美容内行?连日来,本报陆续接到几名自称韩国“新生活”专卖店负责人的投诉,记者对这些店和他们口中所称的主任、经理等进行了调查,发现疑窦重重。
  17日,成都市工商局接到举报后,执法人员迅速对沈阳新生活实业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以下简称“新生活”)进行了突击执法调查,并下发调查询问通知书,责令公司负责人到工商部门接受调查。

  投诉篇

  “我现在与其坐等关门,不如把自己的遭遇说出来,提醒那些准备加入该公司的人要谨慎,不要轻信承诺,以免上当。”

  疑点一 疯狂培训像是“洗脑”

  7月20日下午3时许,一名络腮胡须的男子来到本报,自我介绍叫李文,在成都五块石与自己的女朋友罗女士共同经营新生活专卖店。
  “我本身是开小食店的,根本不懂美容。”李说,年初时,是侄女带着新生活一名叫郭艳的“主任”,向他们介绍了新生活美容店这份事业。
  “‘韩流’来了!”李文回忆起郭艳给他们介绍时就是这样说的,称即使以前没有做过也不要紧,开店后公司提供技术、培训和专业美容师。
  3月20日,李文和罗来到公司参加了培训。“他们说新生活可以给我们带来财富,带来新生活。”李文称,这些人一上去就“现身说法”,举例某某人因做这一行改变了自己命运,买了车子房子。
  李文称,在听课过程中,一名自称过去在农贸市场卖鸡的中年女性上台说:“你们看,我这样的人能够登上这个讲台不,根本不配,但我今天还是登上了这个讲台。原因就是新生活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无论是养猪的还是种地的,只要努力就可以到这里来。”李文说,当时一听就感觉被“洗脑”,“黑板上写三个字就错了两个字,讲啥子课嘛?”
  虽然如今李先生如此回忆,但在当时“培训”是起到了作用的:“本来不想做,都是她们趁我们脑袋发热时,催促着我们交钱就加盟了。”

  疑点二 加入者都要扮演“托儿”

  “现在才晓得,当初就是被他们‘配合’进来的。”听完课后,郭艳就和侄女一起到他们那里喊他们开店,并将他们带到金沙附近一新生活店观摩,该“形象店”的老板正是那位讲课的中年妇女。
  4月26日,李文的女友罗某与侄女罗辉秀合伙租赁房屋,开起了新生活国际美容连锁店,地址选择在五块石汽车站对面。店开张后,李文说郭艳又喊他们每月拿5000元的货就可以评为“形象店”,一旦评上“形象店”,公司就有店铺补贴、车子补贴和房子补贴等福利。
  李文称,他们按照郭艳的说法拿了货,很快被评为“形象店”。但随后一件事情让他再次对该公司产生了怀疑。
  “一天,郭艳说要带新人参观我们店,请我们配合一下,就说生意好做,开店赚钱之类的,我们当时盲目配合了。”李说。6月20日,另一主任带新人到店里参观时,自己当场抱怨公司不负责,不诚信。这名主任立即给他眼色希望配合,并说“不要说不要说”。最后只好将参观的新人找借口带离现场。
  李文说,这样“配合”给别人提供虚假信息,我们好像“托儿”。

  疑点三 如此加盟好像“过家家”

  7月23日,记者来到李文和女友的店内,他吩咐女友从抽屉里拿出一叠没有任何抬头和标记的“产品出库(退库)单”,称这就是他们与新生活惟一的“凭证”,自己到公司事务局开发票也遭到了拒绝。“我们在外面吃饭都有发票,他们这样的公司,为何连一张发票都不给?”李文说自己很不理解,这样就能叫“加盟”?未免太过儿戏。
  “开业那天,他们没按时间把韩服拿来,导致专卖店开业当天就草草收场。”说起公司对自己开店后期扶持问题,另一位伍店长说自己从开业至今就一直不顺利。
  “等我们投资开店后,根本就不像她们当初承诺的那样来扶持,任由专卖店死活。”伍店长也补充介绍说,公司根本没有为他们派遣承诺的美容师。
  李文还告诉记者,他们为这个店投资了七八万元,现在每月却亏本1000多元,已无力再支撑下去。他还反映,像他这样开加盟店的成都不少。“我现在与其坐等关门,不如把自己的遭遇说出来,提醒那些准备加入该公司的人要谨慎,不要轻信承诺,以免上当。”
  8月14日,李文和女友将自己的遭遇向成都市工商局直销监管处进行了举报,并要求新生活赔偿自己的一切损失。

  调查篇

  当记者正在与王英女士进行沟通时,一名黑衣女子扑上来,将摄影记者的镜头捂住。后经介绍得知,她就是业务经理汪某。

  走访满墙大字报讲“奋斗”

  为了核实店主讲述的情况是否属实,记者在8月初以应聘者身份走进新生活设在成都某大型人才市场的招聘点,经过报名、面试等环节后,记者于13日来到位于成都通锦桥通锦大厦4楼、12楼的办公场所。在办公场所的墙壁上,随处可见“走进新生活,你的梦想就能实现”、“自己只要不断努力耕耘,将会收获一大片森林”等宣传语。
  上午10时许,记者跟随一名女员工来到4楼的培训室,在远处就听到培训人员洪亮的声音:什么时候才能发财喃……黑板上写着美容方面的常识,培训室里已经人满为患,后面依然可见有人带人走进培训现场。其中接受开店培训有几人,应聘销售人员的有几人,记者并不清楚。由于没了座位,该女员工让记者择日再来。

  核实业务经理阻挠拍照

  接到投诉经过调查后,记者分别联系上业务主任郭艳、业务经理汪晓静等人,就相关问题逐一核实采访。
  7月24日下午,记者采访了郭艳:业务主任是否从加盟店或者业务员销售业绩中计酬?她给记者举了个“例子”:比如一个卖手机的经理,他下面的业务员销售手机的业绩是否属于经理的业绩?但显然,通过下属的业绩获得公司奖励,与直接从下属的劳动成果中提取报酬并不相同。
  “是不是直销公司?”汪晓静经理却回答:每个公司有自己的经营模式。随后,记者询问这些店主们提出的“传销”说法,不料汪晓静顿时急了:我们公司内部与员工之间的问题,与你们记者无关!他们有什么问题喊他们直接到公司来解决,我们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我们晓得承担。我很忙,没时间在电话中给你说(挂断电话)。
  昨天下午2时许,记者来到新生活成都分公司事业局负责人王英女士的办公室,就调查采访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核实。她告诉记者,对于店主投诉的问题是否属实,一些员工的行为是否存在相关违规,公司到底是直销还是连锁加盟性质等问题,等今天分公司负责人卢山出差回来后答复。
  当记者正在与王英女士进行沟通时,一名黑衣女子扑上来,将摄影记者的镜头捂住。后经过介绍得知,她就是业务经理汪某。

  反思篇

  “但内部管理、销售模式到引导人来加盟、推销产品的过程,又像传销。”
  这般发展模式怎能不让人怀疑?
  据李文介绍,公司这些主任、经理们一个月要开好几家加盟店,而且非常卖命,那是因为有利益驱使。经理、主任在公司的销售业绩就来自于这些加盟店和新来的业务员。由于经理和主任们从公司拿货折扣低,他们再抬高价格发给专卖店和业务员,即可得到所谓“业绩”和丰厚的报酬。
  专卖店长伍女士等人也反映了同样的发展模式。店主反映,成都分公司的销售模式大致为:本部长———业务经理———业务员(专卖店)———消费者,而且可逆。
  “他们各个业务主任和业务经理之间都形成自己的销售团队,表面上就像直销,但内部管理、销售模式到引导人来加盟、推销产品的过程,又像传销。”李因为上世纪90年代就遭遇过传销陷阱,所以对这一模式印象深刻。但是,李先生是否真被“传销”欺骗了两次,现在还并不清楚。
  工商已发出询问通知书
  “您好,我们是成都市工商局的执法人员!”昨天下午3时许,当记者继续和王英女士就相关情况进行了解时。工商执法人员向王英出示了执法检查证,并讲明来意,责令其提供营业执照等相关手续。
  经过现场调查询问后,几名执法人员进行了登记,并下发了执法调查询问通知书,责令公司相关负责人下周带上营业执照等相关材料到工商部门接受进一步调查。
  那么,新生活是否真的存在店主们所反映的种种问题?工商执法调查结果如何?本站将与业界媒体继续关注。

来源:川府早报 作者:李正勇
相关报道
最新评论(共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登陆后即可发表评论哟!请输入您的: 博客名     密码 新博客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