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蝶变 “一部手机、一个兴趣、一群朋友”
http://www.dsblog.net 2020-10-16 11:41:37
对于余放出任安利(中国)掌门人,经销商们期待什么?
也许有很多,诸如一线人员最为关心的业绩指标等。
但最为期待的,只有一条——就是当类似于“微商”这样的风口来临时,安利绝对不能再次表现得后知后觉。
数据就是一切。
而销量曲线提供了一些有趣的趋势。
从2000年安利(中国)的24亿元人民币营业额,到2013年多达293亿元的业绩纪录,安利(中国)的业绩增幅超过了10倍。
巧合的是,这个时间段也正是类似于淘宝和京东这样的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的黄金时代——但是很显然,电子商务的爆发几乎没有影响安利(中国)的业绩增长趋势。
这与安利的独门秘笈有关。
因为依靠自己在中国市场长达18年(1995年进入中国)的耕耘,以及依托于直销模式建立起来的堪称惊人的“人联网”系统,安利打造了一个超强的渠道,迭加自己独特的产品优势之后,牢牢掌控着细分市场的走势和格局。
但是在2014年,事情开始有了变化——营收下跌了。
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也许可以解释变化的原因。
2011年诞生的超级社交应用“微信”,在2013年的活跃量就达到了3.55亿,提供了巨大的流量红利,并由此催生了一个特定的行业——微商。
相对于安利更多依赖于线下面对面营销的方式,微商通过微信就能实现类似于安利那样的人际关系拓展,仅仅通过“通讯录找人”这个功能,就能把工作效率提升几百倍甚至更多。
新的时代,悄然开启。
  3、数字化反击

  安利的反应不可谓不快。
  2017年8月,在进入中国市场20周年的裉节儿上,安利(中国)正式宣布了“2025战略”,要在十年之内把通过安利平台成功创业的ABO数量扩实现翻一番,达到6万人。
  具体怎么实现?
  全面数字化,全面转向移动社交电商,全面帮助经销商们实现O2O——利用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社交应用,激活自己的“人联网”,搭建移动电商社交平台。
  这是一次反击——同时也是安利版的“互联网+”,而非“+互联网”。
  实际上早在2014年,安利就推出了“移动工作室”“安利盒子”等数字化工具尝试转型,而当时的操盘手正是刚接任首席市场官的余放。
  所以没有任何意外——与2025战略配套的,就是余放出任安利(中国)掌门人。
  理由很简单:在中国引发的数字化变革,只有具备深厚中国本土背景的高管,才能从更深层次感受、理解移动互联网对于安利转型的意义,并迅速转化为执行力。
  简而言之,类似于“新零售”“社交电商”“社交新零售”“移动支付”这样领先全球的业态,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明白其对零售模式变革的价值,从这个角度来看,在中国市场历经PR、品牌、产品、市场等多个关键职务的余放,成为唯一适合掌舵安利(中国)这艘大船的人选。
			来源:未来电商Daily 作者:潘玉龙
		
		
		 相关报道
        - 安利(中国)重庆分公司临时搬迁通告!
- 安利:大健康社群助力公众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 聚焦“骨关肌” 安利亮相中国特殊食品大会
- 安利前首席官潘睦邻变身“美中商会副主席”
- 安利承办2025重庆市健康进万家公益健康跑
 最新评论(共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共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dsblog.net推荐
			
            - ·康宝莱入选福布斯首届美国最具价值品牌榜
- ·自然阳光央视首秀守护千万家
- ·太阳神开启鼻健康预防新纪元
- ·韩国圃美多授任徐伟明为全球品牌官
- ·完美玛丽艳荣获“INPD国际创新品牌奖”
- ·走进绿之韵:寻访劳嘉与她的管理哲学
- ·第三季度葆婴中国流失2.1万经销商
- ·三生通告:9月终止营销人员资格114人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