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贴上“量子”标签 消费者谨防陷入骗局
http://www.dsblog.net 2021-04-06 14:30:42
市场监管任重道远
消费者需理性对待
数据显示,我国的化妆品零售规模已经从2015年的2049亿元增长到了2020年的3400亿元,增幅达到66%,显著高于其他化妆品大国。
从2018年开始化妆品市场规模加速扩大,但同时也滋生出虚假宣传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我国药监局不断采取措施整治乱象。
2018年1月5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化妆品风险检测工作规程》,提出六大类化妆品将被重点监测。其中包括流通范围广、消费量大的产品、引起化妆品安全事故或受到消费者关注的产品和涉嫌虚假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的产品。
2019年,国家药监局针对EGF、干细胞等化妆品虚假概念和违法宣称进行科普,并重点监管。
2019年12月25日,国家药监局在其官方网站发布《识别化妆品违法宣称和虚假宣传》,明确指出以去除皱纹等词语为代表的绝对化词意、以纯天然等词语为代表的虚假性词意、夸大性词意、医疗术语等十类词意禁止用于化妆品宣称和宣传,严厉打击以夸张效果诱导消费者的宣传语,进一步明确化妆品领域与医疗领域的界限。
2020年6月29日国务院发布《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以规范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加强化妆品监督管理,保证化妆品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健康,促进化妆品产业健康发展。该条例于2021年1月1日起执行。
对此,郑宁说,减少化妆品行业广告宣传中的伪概念,不仅需要市场监管部门增强执法力度,更需要行业协会提高自律意识,电商平台也需要切实履行对在售商品的监管责任。同时,政府、行业协会和媒体应加强对消费者的引导和教育,帮助他们识别伪概念。
王艳辉认为,首先应当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其次要加大监管力度,化妆品市场体量大、问题多,有关部门应当配备相应数量的监管人员,并强化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同时,还应当充分利用现代资源,增加必要的监管设备和设施,提高监管手段。同时国家应当强化工商、12315申诉平台等维权渠道的作用,让媒体和社会大众都能积极有效地参与到监管中来,形成全方位、多领域的监管网络。此外,针对目前网络销售的特殊性,还应建立全国联网型的维权体系,以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效能。
对于如何辨别化妆品伪概念,王艳辉建议,消费者在选择前应当了解化妆品的资质、成分,选择正规公司生产的符合国家各项安全标准的化妆品。在选择具有特殊功效的化妆品或美容仪器时,消费者更应慎重,提前了解相关知识,如有必要可到正规医院进行咨询后再进行购买。
来源:法治日报
相关报道
- 吉林药监局制定2025化妆品安全监管工作要点
- 这18款化妆品被检出禁用原料!药监局通告
- 《化妆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价管理办法》发布
- 内蒙古药监局推动化妆品备案工作提质增效
- 统计局:1-2月化妆品零售总额达720亿元


dsblog.net推荐
- ·十问火爆直销圈的羊奶粉
- ·康宝莱与减重大咖相约人民网
- ·双迪:传递大爱,温暖世界
- ·USANA全球菁英杰出成长之旅收官
- ·安利携北京卫视养生堂推出情景科普剧
- ·天狮李金元率队践行绿色使命
- ·无限极2025希望之旅即将扬帆起航
- ·太阳神Apollo丰盈护发洗发露上市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