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注意保健食品有无蓝帽子及批准文号
http://www.dsblog.net 2024-05-31 09:31:28
今日,中消协发布《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3)》(以下简称年度报告)。年度报告提到,食品消费领域尚存旧隐患,新型经营模式暗藏新风险。
2023年,食品安全领域持续贯彻“四个最严”要求,压实“两个责任”,监管效能提升,治理效果显著,但是旧隐患仍不可忽视。与此同时,食品领域复合式经营、数智化赋能等新模式暗藏新风险。
一是食品安全仍存在隐患。部分经营者为追求营利而触碰食品安全红线。
2023年,多家知名餐饮品牌、网红食品被曝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后厨卫生脏乱差、制作生产食品流程不规范、采用过期或变质食材生产制作食品甚至从垃圾桶捞回餐食端给消费者等问题频频被曝出。部分经营者普通食品冒充保健食品,将无“蓝帽子”标识及保健食品批准文号的普通食品伪装成保健食品销售,并声称具有某种保健功能甚至具有治疗疾病的效果。此外,一些单位用餐食品安全存在监管漏洞。“鼠头鸭脖”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校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不明确、承包经营行为不规范、食堂环境不卫生等问题凸显。
二是消费投诉量居高不下。根据中消协公布的2023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2023年食品消费领域投诉量较高,位居商品大类投诉第四位,主要体现为消费者对消费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与部分商家诚信意识和举措仍然相对不足的矛盾。
部分商家以种种套路彰显食品更有“料”。零食“公摊面积”过高、现制饮品三分之二是冰块、难选“去冰”等现象频发,相关商家有偷工减料之嫌。旅游餐饮易遇“美食刺客”,哄抬物价、缺斤少两、不明码标价等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消费信心,引发消费者不满。服务费、开瓶费、餐具费等附加费用名目繁多、设置价格不等的最低消费、禁止自带酒水等行为饱受诟病。
三是经营新模式下暗藏新风险。“懒宅经济”兴起,平台企业拓展新业态,外卖、预制菜、剩菜盲盒等新产品涌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双主场模式。然而,新模式下暗藏诸多新隐患。
其一,各类营销策略引发餐饮浪费风险。外卖起送费高、满减、团购优惠力度大、团圆饭只供套餐成潜规则等营销策略致使消费者难以按需点餐,容易造成浪费。
其二,预制菜菜品标识不详细、不规范、不真实等信息缺陷,侵犯了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预制菜食材不新鲜、口味还原度不够、产品同质化严重、品牌化低、标准不健全等问题引发消费者对预制菜商品安全、绿色、健康等方面的担忧。
其三,外卖食品过度包装。一些老字号加入外卖行业,美其名曰包装创新以保证用户体验,导致打包盒花样百出、包装费没上限等问题频现,外卖食品包装亟待瘦身。
其四,剩菜盲盒风险大。“盲盒”的不确定性和“剩菜”的安全问题,使“剩菜盲盒”存在较高的隐患。商家在保质日期上打“擦边球”、食品成分未知、完全密封下某些食品细菌数量难以把控等风险,让不少消费者戏称其为“智商税”。
- 全国保健品企业超800万家 山东养生馆第一
- 上海市场监管局公布老年保健品违法典型案例
- “规范食品保健食品宣传”交流会在京举行
- 保健食品线下实体店无理由退货团体标准发布
- 食品召回管理办法征意 这类保健食品属于一级


- ·三生全新脂达人新品发布会10月20日直播
- ·如新发布经销商规范经营声明
- ·完美荟新固发头皮护理精华露即将上市
- ·无限极入选年度卓越级智能工厂名单
- ·炎帝生物头部康养项目战略启航
- ·天狮全球嘉年华之夜暨33周年庆启幕
- ·USANA葆婴捐超147万份营养加餐
- ·春芝堂科研解锁产业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