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blog.net 资讯 » 业界新闻 » 安利:一家跨国企业在中国跌宕起伏的15年

安利:一家跨国企业在中国跌宕起伏的15年

http://www.dsblog.net 2008-02-18 09:51:51

 
  
  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的一份内部文件显示,安利(中国)将于今年8月1日起在获批直销经营许可的地区正式启动直销业务,集直销、店销、经销等渠道与一体的多元化营销模式将全面展开。为了确保公司资源在各营销渠道中的有效分配和协调发展,自9月1日起,销售代表的销售报酬比例将与经销商一致,同为9%~27%。
  
  “去年9月份推出的多元化模式,应该算是找准了方向。”郑李锦芬总结说:安利(中国)已成功转型为直销、店销、经销有机结合的多元化营销模式,与安利海外模式相去甚远,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成功之路。

  从“影响中国”到“中国影响”
  
  “越南市场开业,我们就把安利(中国)的人才派去支援。”郑李锦芬十分自豪现在中国的人才已经可以被“输出”海外。20年前,安利压根都没想到要进入中国,更不会想到中国会成为最大的市场。即使进入中国之初,安利也仅把中国看成一个可以销售产品的市场,需要把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带进来。但是,随着安利(中国)的不断成长,这里反而成了一个输出地。
  
  去年,安利(中国)研发中心从竹子中提取了一种成分,被成功地应用于一款在美国上市的护肤品中。这个成立于2004年12月份的研发中心,是美国安利唯一在海外的研发机构。而安利(中国)的生产基地,也同样是该公司海外唯一的生产基地。
  
  “我们开店铺、做广告、为营销人员开办培训学校、推出多元化营销模式,这些在安利全球都是开先河的举措。2008年,安利计划将店铺数量拓展到227家,覆盖186个城市,并将在北京、上海和广州设立旗舰店。这其中的很多做法也被成功的应用到其他市场。”
  
  去年,美国安利董事长和总裁1年之内6次来华,到访10多个城市,也是因为看好中国的发展前景,他们都在密切关注中国市场的变化。他们甚至在考虑根据需要,把一些业务的全球总部放到中国来。
  
  “中国工厂拥有300亿元人民币的产能,现在每年产能只有150亿元,还有很大空间。”郑李锦芬说。
  
  更大的空间在于中国的消费市场。对于这一市场的发展潜力,郑李锦芬用“无可限量”来形容。
  
  2007年,安利中国销售额达到138亿元人民币,占全球销售总额的1/4。“今年安利中国公司业绩增长将达到12%。”郑李锦芬预计今后公司将进入新一轮稳健发展期,到2012年实现公司业绩在2006年基础上翻一番,达到30亿美元规模。
  
  安利自我保护意识也逐渐完善。不论如何,从公众的角度来说,已经可以充分认同直销是一个可以提供就业机会的行业,应该是政府扶持的行业。郑李锦芬说。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郝倩
相关报道
最新评论(共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登陆后即可发表评论哟!请输入您的: 博客名     密码 新博客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