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lidatao

 

文章数量:15

点击人次:50953

博文分类
搜索
VC,生物医药的助力器

我的日志

“不少人只看到股票市场的高回报,其实风险投资的实际回报率比股票市场更高。”有“中国风险投资之父”之称的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近日在第九届中国风险投资论坛指出,中国的风险投资面临着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more@]

Genentach的神话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基因工程技术的突破,彻底颠覆了传统化学制药行业的理念,并导致了现代生物制药业的诞生。当前生物制药的发展沿着两个轨迹运行:采用基因工程的加工技术来生产蛋白质、将基因和分子生物学领域先进技术作为研究工具。

前一类是未来510年生物制药的主流,后一类则代表了生物技术行业的研发方向,包括靶向性药物,包括治疗型单抗和治疗型疫苗领域,其中的代表企业是Genentech

1969年,普通的大肠杆菌吸引了出生于西宾夕法尼亚州一个偏僻乡村的生物化学家赫伯特·玻意尔的注意,玻意尔发现大肠杆菌中有一些具有特别作用的抑制酶,这些酶具有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将DNA链切断的能力,这使得在DNA链上留下了所称的“粘端”。这些经过剪切的端头通过精确的运动将DNA碎片粘贴到一起。

与此同时,斯坦福一位名为Stanley Cohen的科学家正在研究DNA中被称为质粒的小环结构,这一结构能在某些细菌细胞的细胞质中自由流动,通过DNA链译码独立地自我复制。Cohen开发了一套从细胞中分离这些质粒、将它们植入其他细胞的技术。

玻意尔和Cohen他们可以将DNA段组合成需要的结构,并将之植入细菌细胞总,这就能使植物满足特殊需要的蛋白质了。这一突破是生物技术工业建立的基石。

1975年,硅谷最大的一家风险投资公司的罗伯特·斯万森力陈该研究的商业可行性,并最终打动了玻意尔,两人最后决定成立基因工程技术公司,以实现DNA重组技术的商业化,首先着眼于人胰岛素的合成。最后,科莱勒·帕金斯公司入股10万美元获得该公司25%的股份。9个月以后,另一风险资本公司向该公司投资85万美元,持股25%。与上一次注资相比,公司估价上涨到337万美元。

19785月,基因工程技术公司第三次接受风险资本投资,这次投资额为95万美元,但是这家风险资本公司只得到了8.6%的股份。公司估价在短短两年时间中从40万美元上升到1100万美元。

在风险资本的强力支持下,基因工程技术公司的研究开发工作进展顺利。1978年下半年,胰岛素克隆成功;1979年,生长激素克隆成功,多项研究成果正由研究开发阶段转向审批阶段并准备投入生产。

1980年10月14日公司股票在纳斯达克上市,此时,公司的总收入只有900万美元,税前利润仅为30万美元,总资产为500万美元,公司业绩并不突出,但在公司未来无限光明的预期中,股票上市后的第一个小时,估价就从35美元上涨到88美元,当日收市价为71.25美元。

在发行上市中,基因工程技术公司以12%的股份筹集了3600万美元,将其投入到新药品的生产开发中,使公司的业绩不断增长。基因工程技术公司于1985年成为首家推出自己的生物医药制品——人体生长素。基因工程技术公司自此奠定了它在生物技术工业和保健行业的领袖地位——一个异常成功的商业和科研机构。到1988年,公司的总收入以达到3.4亿美元,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达到6.7亿美元和4.0亿美元,在这种情况下,基因工程技术公司决定进入规模和影响更大的纽约证券交易所,结束了它在风险资本市场的整个运作过程。

基因工程技术公司作为美国最早和最大的生物技术类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代表着美国生物医学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是风险投资创造的又一个现代商业神话。

Tips

1973年发明基因工程技术到1990年启动人类基因组计划,再到2001年后人类基因组测序完成之后的后基因组计划发展,经历了三次主要的生物技术革新,造就了三类不同的生物制药公司。美国是生物制药行业当之无愧的领头羊,现代生物技术的三次革命浪潮都起源于美国。技术之火点燃了资本市场的热情,华尔街正在迎接/经历第三次生物技术的投资热潮。

中国期待神话

在项目的种子期、创业期、扩展期和成熟期,都需要持续不断的资金投入。也只有资金充分保障,具有创意和市场潜力的生物制药项目才能成长起来。美国不少新药光研发下来就要410亿美元。

有统计显示,在药品研制过程中,早期候选药物约每5000种才有1种进入市场,进入临床试验的药物每5种才有1种能进入市场,其余的药物则被无情淘汰,因为有的不产生疗效,有的副作用大,有的甚至有毒性。

巨额的资金堡垒需求是我国原创新药一道难以逾越但又必须逾越的一道门槛。沈阳三生在国内独立开发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2时,就分别用了9年和11年的时间。可以想象功亏一篑的事情假如发生,这将给正在成长的企业带来致命一击。

中科院药物所研制的被誉为“可能震撼全球的重磅炸弹级在研新药”治疗老年痴呆的石杉碱甲衍生物(ZT-1),在欧洲6个国家完成了临床Ⅱ期试验,在项目接近成熟阶段时,由于无法承担高昂的国外临床试验费用,只好转让给瑞士德彪药业集团,而药物所仅获得五六百万元人民币的转让款。技术转让虽然暂时解决了资金需求,但也“转让”了该原创新药的自主性,而同时ZT-1已不再冠以“中国制造”。

  据悉,一家来自海外的创投公司近两年已在我国投了近70个生物医药项目,展开了一场新药“圈地运动”,并在张江专门成立了一家公司,高薪聘请国内外教授,计划用35年的时间,把我国现有的4万多种植物的化合物成分统统提取一遍,每个植物提取68个成分,同时申请专利保护。这种“先圈地、后开发”的做法,今后很可能将我国宝贵的中医药资源“斩尽杀绝”。

2006年底,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向全世界披露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非肽类小分子激动剂。这项成果一经披露,立即引起了辉瑞、默沙东、诺和诺德等公司的关注,尽管该药物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已有超过10家跨国公司表示愿意出资合作进行后续研究,而在这些纷至沓来的寻宝者行列中,没有一家中国公司。

国内的医药创新环境已经相当不错,很多的项目初期都能够获得较大的支持,政府、社会和企业也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造成我国原创高成熟度项目成果的流失就是产业链条上的“政策缺位”,原创项目在进入临床试验,尤其是开展国际化临床试验缺乏相关的产业扶持,缺乏“临门一脚式”的支持,这也是我国医药产业链上最关键也是最薄弱的环节。

中国医药研发,亟需VC的加入。

1987年,"863"计划生物技术领域首席科学家侯云德先生无意间发现,中国人白细胞在受到病毒攻击时,诱生出的干扰素主要类型不是α-2,而是α-1。“中国在生物制药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研究水平总体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小。”侯云德先生不无自信地说道。1989年,我国批准了第一个在我国生产的基因工程药物——重组人干扰素α-1b,这是我国自行研制成功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1个基因工程一类新药。

现在,由深圳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α-1b型干扰素,在全国各省市的1000多家大型医院中推广使用,占国内干扰素市场60%的份额。同时赛若金也打入了东南亚市场,成为中国第一个进入国际市场的基因工程药物。

“我国生化资源种类繁多,这对天然产物药物的研发来说,是很好的利用条件,可以保证生化药物产品的多样性。今后生物制药领域发展的方向就是开发中草药及其有效生物活性成分的发酵产品、改造抗生素生产工艺、开发活性蛋白药物。” 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杨顺楷教授说。

2005年,国内生物制品销售收入总额为157.4亿元人民币,销售利润总额为38.7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06年生物技术工业总产值将达400亿到500亿元,到2015年总产值可达1100亿到1300亿元。2006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年)》指出,未来15年,中国要在生物技术领域部署一批前沿技术,包括靶标发现、动植物品种与药物分子设计、基因操作和蛋白质工程、基于干细胞的人体组织工程和新一代工业生物技术等。这一部署无疑为我国生物制药领域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ChinaVenture认为,中国消费群体正在更新换代,消费水平和档次正在升级,由此涉及的衣、食、住、行等消费领域,如健康、医疗、零售、农业、生物、环保等行业,将成为风险投资新热点。

Tips

近期部分风险投资案例

企业

所属行业

投资金额

投资机构

蓝韵医疗

医疗设备

1.09亿美元

CVCI

百奥生物

生物

350万美元

江苏高胜创投

南通秋之友

生物

500万美元

江苏高胜创投

迈瑞医疗

医疗设备

1600万美元

华登、高盛

凯赛

生物工程

5200万美元

Goldman Sachs/Gramineae Holdings/GM/新宏远创

20072月中国境内VC/PE-Backed企业海外上市一览表

企业

行业

上市时间

上市地点

融资金额

承销商

武夷国际制药(1889.HK

医药制剂

2.1

香港主板

8.01亿港元

瑞信、新鸿基、UBS

沈阳三生制药(SSRX.NASDAQ

医药制剂

2.7

纳斯达克

1.232亿美元

UBSCIBA World MarketsPacific Growth Equities

«上一篇:安利中国功夫   下一篇:健康食品的健康概念»

评论(0) 点击次数(3144)
评论(共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登陆后可发表评论,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