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blog.net 资讯 » 专家观点 » 【欧阳文章】盛衰公理:中国直销企业20年

【欧阳文章】盛衰公理:中国直销企业20年

http://www.dsblog.net 2010-11-03 14:09:38

  中国直销业发展的20年,正处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从事直销的企业在这20年中,有的发展已走上正轨,呈现出蓬勃向上的气势,有的企业发展很不顺利,走向衰败,直至倒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道理很简单,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从事直销的企业顺中国国情者昌,逆中国国情者亡,只有尊重国情民意发展直销,才能使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反之,只能是逐步走向衰败的结局。目前我国获得直销牌照的企业就属于前者。
  具体而言,我从五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不研究政治开展直销的企业必定走向衰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直销企业发展兴盛的重要前提
  什么叫政治?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告诉我们,政治是和经济紧密相联的,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企业的发展表面上是经济关系,实则上体现了重要的政治问题。回顾直销发展的20年,我们深切地感到,不研究政治而开展直销的企业,基本上没有一个发展成功的,大部分都走向了衰败;而注重研究政治的直销企业,都发展得比较兴盛。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不研究政治开展直销的企业必定会走向衰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直销企业发展兴盛的重要前提。
  直销刚进入中国时,一些从事直销的企业也刚刚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起步。由于受到一些不良思潮的影响,因而这些企业对政治的研究十分滞后。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直销法规出台前。比如一些企业认为,直销是新生事物,国家也没有什么具体政策出台,能钻“空子”就抓紧发展,结果偏离了国家稳定压倒一切的大政治,一些企业遭到国家有关部门的严厉查处而一蹶不振。但也有一些企业则不同,他们在直销发展中政治敏感性较强,特别是一些外资直销企业,他们对中国政治的敏感度就更高,因而他们对中国政府的政策意图领会也比较透彻,所以,这些直销企业的发展都卓有建树、成绩斐然。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第一,公司专门有宏观政策研究部门。在中国的外资直销企业,他们一到中国就建立了宏观政策研究部门,聘请了国内的一些政策研究专家和直销专家作政策顾问,密切关注中国政府对直销发展的政策走向。上个世纪90年代,当中国政府曾对直销“一刀切”禁止发展时,有的从事直销的企业转入了地下,甚至涉嫌了传销。而某外资直销企业的政策研究部门从中国政府加快发展经济步伐的政策中看到了希望,毅然决然留在中国等待发展机会,结果终于抓住了有利时机,在中国得到了快速发展。
  第二,公司与政府保持紧密的联系。与政府保持紧密关系,这是几乎所有具有政治头脑的直销企业的一个共同特点。政治对经济的作用,都是通过政权来实现的。直销发展20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大凡走向衰败的直销企业,一般都与政府的关系不够紧密;大凡发展成功的直销企业,都与政府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某外资直销企业在中国20年,通过美国政府与中国政府的联系,从而始终与中国政府的合作保持着良好状态。而另外一些外资直销企业,不注重与政府的合作,经常被政府惩处,结果撤离了中国市场。外资直销企业是这样,内资直销企业也不例外。一些直销企业的衰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与政府没有保持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关系,而浙江、江苏的几家直销企业之所以发展兴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与政府保持着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关系。
  第三,公司负责人具有较高的政治意识。一个直销企业有没有政治头脑,关键是公司负责人有没有较高的政治意识。可以这样说,凡是走过20年风雨路,现在发展很强劲的直销企业,公司负责人的政治意识一般都比较强。比如,这些公司负责人对央视的新闻联播基本上是每天必看的,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经常放在他们的案头,从中了解中国政府在做什么,从而对公司的直销如何运作作出正确的决策。汶川大地震的消息通过央视新闻联播播送后,一些直销企业的负责人立即作出捐款捐物的决定,赢得了政府和民众的好评,体现了较高的政治觉悟。20年来被淘汰的直销企业,他们的衰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公司负责人的政治意识淡薄。这些公司负责人整天不看报、不看电视、不听广播,不知道政府到底在干什么,却一味追求所谓的销售“业绩”,结果除了衰败就别无它路了。

作者:欧阳文章
相关报道
最新评论(共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登陆后即可发表评论哟!请输入您的: 博客名     密码 新博客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