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blog.net 资讯 » 高端访谈 » 李惠森:李锦记“家族宪法”保证稳定和发展

李惠森:李锦记“家族宪法”保证稳定和发展

http://www.dsblog.net 2011-01-09 11:20:53

   李惠森最终选择了服从家族的利益,他后来多次谈及,幼年时李文达带着他出席出殡仪式的次数比赴晚宴的次数还多,“父亲觉得告别仪式很重要,盖棺之前司仪出来会说这个人一生做了哪些事,就像他最终出来的成绩表。如果全部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可能去送殡的人就很少。”

   不过,李惠森提出了一项条件,即家族的组织结构要有变化,这个提议得到了李文达夫妇的响应,于是在2003年,诞生了家族委员会。

   其实,“开枝散叶”固然是一个家族人丁兴旺的好兆头,然而,其对家族企业的治理带来深深的困扰,比如,家族成员内部对于企业发展方向的分歧如何弥合?家族事业的控制权如何传承?如何应对家族成员退出家族事业等等?事实上,李文达一代就遭遇过家族内部领导危机。

   1972年,李文达正式接任李锦记第三代掌门,其弟亦享有可观的公司股份,并被委以重任。然而,公司发展到1980年代中期,兄弟两人就公司发展方向发生严重分歧,对峙旷日持久。不得已,李文达只得诉诸法律,虽然最后以现金获得了公司的所有权,可是代价也极为昂贵,企业运营资金一度吃紧,亲人间的关系剑拔弩张。

   类似的利益冲突在另一家香港企业利丰集团(00494.HK)也曾经出现过。利丰传至第三代冯国经、冯国纶兄弟的时候,集团股权已经分散到35位堂兄弟姐妹中,希望进行战略转型的两兄弟没有控股权,处处受到掣肘。1988年,冯氏家族在美国波士顿召开家族会议,发生尖锐冲突,并最终形成其他家族成员将股权卖给冯家兄弟的决议。

   “1989年,冯氏兄弟将已经上市的公司重新私有化,由管理层收购全部股权,主要目的即是为重整家族股权架构,将股权集中,这为利丰后来的转型奠定基础。”哈佛商学院原高级副院长、利丰董事沃伦·麦克法兰(Warren McFarlan)说。可是,此事亦在冯家酿成了深深的裂痕,以至于多年后两兄弟的堂姐还说“老死亦不相往来”。

   李惠森说,他们的家族倡导“思利及人”,即是希望家族内部成员能够服从家族整体利益,实现家族的永续传承。“每个家族的梦想、目标和价值观都会影响到他们如何去经营其企业。比如我们积极地去培养我们第五代甚至第六代来接班,可是有些企业并不会去想,他们觉得太复杂。”在他所接触的企业家群体中,有些企业家认为是否延续不重要,只是做出4个企业,交给4个孩子分开来做,慢慢分开经营,“实际上是分家,他们的儿子们等于又处在第一代样的状态”,另外一些家族企业不相信延续是可能的,认为李家花那么多时间开家庭会议,完全是浪费时间。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相关报道
最新评论(共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登陆后即可发表评论哟!请输入您的: 博客名     密码 新博客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