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blog.net 资讯 » 业界新闻 » 雅芳沉寂逾两年 空降华裔总经理能否力挽狂澜

雅芳沉寂逾两年 空降华裔总经理能否力挽狂澜

http://www.dsblog.net 2012-03-06 09:00:54

  再过三天,一个叫John Lin的神秘“空降军”将要成为雅芳中国新任总经理。
  在“贿赂门”的舆论漩涡中降落,这位新总经理担子沉重异常———他不仅要拯救雅芳于贿赂阴影之中,还要拉扯着这个步履蹒跚的公司在直销业绩上突出重围———从2006年获得中国第一张直销牌照至今,号称“乖孩子”的雅芳的直销业务一落千丈,以至于业界均在嘀咕:“雅芳模式”还能走多远?
  John Lin这个叫“林展宏”的华裔男人,能成为雅芳的救星吗?


  1 拿到第一张直销牌照
  时光倒流回6年前。2006年2月,商务部的“直销行业管理信息系统”上,悄悄公布了一条已发放直销牌照信息:共有1家企业,雅芳(中国)有限公司,批准日期为2006年2月22日。雅芳一位名为“帅畅”的女士获得了“企独粤穗总字第000197号培000001”培训证号。
  商务部如此的低调,以至于全国媒体都是在5天之后才发现这条信息。
  其实,从真正意义上说,雅芳赢在起跑线的时间应该推得更早———1990年,作为全球直销模式的发明者、大型外资直销公司,雅芳为中国市场带来了这个新玩意,足足比另一巨头安利早了2年。
  那时的中国,刚刚改革开放,一支红艳艳的雅芳唇膏,几乎让南方沿海地区的女士为之疯狂。
  雅芳很想在中国复制其美国直销的神话。可是,新玩意却在中国市场悄悄地变味。1997年到1998年初,传销如狂风席卷中国,直接导致了1998年4月21日中国政府颁布《国务院关于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
  雅芳不得不转型—在中国市场采取传统的零售渠道方式,构建其相应的经营网络和策略。这时候,一个叫“高寿康”的台湾人列入了美国总部考虑的名单。


  2 “店铺+推销员”的直销范式
  1998年的这纸禁令差点扼杀了中国整个直销业,不少国际直销公司纷纷从中国市场直接“收兵撤场”,3个月后,政府只批准了安利和雅芳等10家直销企业为转型企业、以“店铺+推销员”的经营方式继续经营。
  这正好是高寿康的强项。1999年离开台湾来到广州接任雅芳大中华区总裁,他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召开全国经销商会议。
  “1999年之前,雅芳在大陆没有一家专卖店,但在广州市最繁华的商业街北京路上却有一家生意火爆的小档口,经销的全是雅芳的产品,当时每月5000块的房租已是很高了,但店主还能每月赚到好几千块,这给我很大启示。”高寿康曾在访问中谈及当年。1999年3月,中国第一家雅芳产品专卖店在广州落成。
  此后,他迅速把雅芳台湾实施零售通路计划的经验引入雅芳中国,一举扭转业绩大幅下降的严峻形势,专柜和专卖店的销售业绩开始凸现,雅芳专卖店的数量在年底涨到400家,6年之后更是扩张到6000多家。
  在高寿康的带领之下,雅芳走出了与安利完全不一样的直销之路———同样为了规避政策,改用“店铺加雇用推销员”的方式转型经营,雅芳将宝押在了店铺零售之上,但安利更专注发展推销员,店铺不足200家。
  当时,国内关于直销的法律法规正在酝酿出台之中。雅芳模式成为“试点”,意味着安利以及其他进行多层次营销的公司都必须以“雅芳模板”进行整改生存。


  3 享尽政策优势的“雅芳模式”
  似乎就在这半年间,高寿康一下把竞争对手抛出了一大截的距离———当时,雅芳将旗下6000个零售店铺打造成具有自身盈利和提供支持的互动式双效系统,这个由7000多个零售网点构成的直销网络,已经成为仅次于中国邮政和柯达的中国第三大营销网络。
  有业内人士曾私下向记者暗示:雅芳模式看似简单却难以模仿。“在一些小县城里,我们甚至找不到相关部门进行直销网点的申请。即便找到了,一个小地方也要耗上一周。”

来源:羊城晚报
相关报道
最新评论(共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登陆后即可发表评论哟!请输入您的: 博客名     密码 新博客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