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推动“黑名单”制度 直销企业还敢涉传?
http://www.dsblog.net 2017-04-05 10:48:05
“黑名单”制度的巨大效力明显
工商总局的“黑名单”制度公布后,对于企业的诚信经营、加强自律的作用是巨大的,加强了工商、市场监管部门对严重违法失信企业的管理,促进了企业诚信自律。但是,针对直销企业的相关条款的有效约束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有媒体和专家认为,要最终形成监管部门联合惩戒、直销企业自查自律、社会公众监督举报的共治机制应该从具有“行业纲领性质”的法规上进行规范。
随着我国直销企业进入前所未有的增长爆发期,直销企业在带动社会就业、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根据商务部直销行业信息管理系统数据统计显示,至2017年4月11日,我国有82家企业正式获得直销经营许可证,于2016年创造了近2000亿的业绩。与2015年的业绩相比,虽然有无限极、安利、完美、权健、中脉和玫琳凯等直销企业在2016年出现业绩下滑,但有12家企业实现50%以内的业绩增长,2家企业实现了50%~100%的增长,尚赫、罗麦、卫康、欧瑞莲、长青等5家企业的业绩增长率超过100%,成为2016年度的“业绩增速五虎”。
飞速发展的直销行业也对市场监管工作带了新的挑战。部分直销企业的经销商夸大宣传、虚假宣传、违规直销甚至涉嫌传销的行为时有发生。去年,直销企业尚赫曾被媒体爆出变相收取“入门费”、多层次直销涉嫌违规、违规跨 区域从事直销活动、涉嫌夸大产品功效的行为。2016年8月,部分三株经销商联名举报三株集团编造“暴富神话”,事发后三株第一时间发布官方声明澄清,不过其涉传、炒作原始股等举报内容目前仍在网络可查可见。仅在2017年的3月,就有直销企业苏州绿叶、天津康婷、北方大陆等发布声明,“中控国融”、“虚假宣传”、“康婷理财计划”、“非法金融融资活动”等字眼不断冲击人们的视野,让人们看不懂、搞不明直销企业的“声明”为什么这么多?背后又反映了什么现实问题?自2005年《直销管理条例》施行以来,我国直销企业中只有大连珍奥一家被摘牌。而翻看各大媒体的电子版、新闻门户网站等,许多直销企业或多或少都曾曝出涉嫌传销的丑闻,也有部分直销企业曾经受到传销违规处罚,还有企业在获牌之前就大肆开展直销业务。
工商“黑名单”制度实施后,部分城市针对直销企业的诚信监管得到全面加强。比如山东青岛市工商局就对直销企业实行了“红黑名单制度”,青岛市工商局直销监管处处长李涛表示,工商部门在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要求直销企业切实加强内部管理,通过持续不断的商德和行业规范教育,培养经销商和直销员的企业忠诚度 ,通过完善的奖惩、退出机制,“保护良币,驱逐劣币”。出台的《青岛市直销企业经销商监管指导意见》宣布,建立“经销商红、黑名单制度”,实施痕迹化管理。
- 你知道怎么辨别传销和直销吗?权威解答来了
- 河东市场监管局深入直销企业开展专题培训
- 包头市场监管组织6家直企负责人开展座谈告诫
- 甘肃省开展直销行业挂靠行为排查整治回头看
- 十二位健康社群守护者:用温度与专业点亮生活
- 山东工商局:组织传销将入失信企业“黑名单”


- ·如新ageLOC活颜倍弹紧塑霜9月上新
- ·福瑞达办女企业家沙龙
- ·和治友德连续三年冠名潮白湿地半马
- ·安然人参啤酒获外观设计专利证书
- ·安利助农项目结硕果
- ·宝健重拳出击整顿市场
- ·USANA葆婴解锁四川大学
- ·太阳神中医AI健康管理先锋训练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