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blog.net 资讯 » 业界新闻 » “直销人 2006 年度支出调查”于近日出炉

“直销人 2006 年度支出调查”于近日出炉

http://www.dsblog.net 2007-02-28 10:24:01

    本文由《中国直销》授权发布,未经《中国直销》杂志授权,不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中国直销》杂志联系(联系电话:023-63658883,邮箱:zgzx@cpcw.com)。
    
    
    直销事业能够带来的高收入是最让人垂涎欲滴的。直销人那些绚丽的话题里往往也少不了提及某某人做直销三年不到赚了多少钱,某某直销人又有几栋豪宅几辆名车。尽管如此,很少有人知道一名高阶领袖真正的收入,更无人洞悉一位西装笔挺的直销人背后又隐藏了多少辛酸。直销圈里一直有个奇怪的现象,高收入的人常常入不敷出,低收入的人又总是夸大财富、制造假象。真相究竟是什么?
    
    值此新年之际,本刊特制作“直销人年度支出调查问卷”,以求离真相更接近一点,再接近一点。
    
    至记者发稿日止,已经有148名直销人以无记名的形式参与了此次调查。本刊在此将调查到的数据加以统计和分析,以期给广大读者朋友一个较为真实的数据参考。
    
    
    1.2006年,您在自用产品上花了多少钱?

               
    
    因自用产品而产生的费用,无可厚非。本题的答案分布相对平均,各个档次的选择都有。一位直销人向记者详细介绍了她的自用情况:“每个月自己以及父母孩子吃的保健品,500元左右,半年用完一套化妆品以及护肤品,一整套的费用在1000元左右,合计全年接近10000元。”她还向记者补充,“没有做直销前,她给父母送脑白金,自己用兰寇,花费并不小于这个数。”还有被调查者向记者介绍,“我家现在小到牙膏、洗洁精,大到厨房用品,都是用公司的产品,效果不错,我和朋友分享时也是来自我的亲身体验,朋友也更愿意接受。”
    
    这从一个侧面体现直销公司日益丰富的直销产品种类以及产品的重复消费。也只有在这样的发展态势下,直销行业才能走向正轨。
    
    2.2006年,您用在公司会议和培训上(包括参加这些活动的吃、住、行、门票、资料等)花了多少钱?

                
    
    本题的调查结果颇具戏剧性,而正是这样矛盾的结果才值得直销从业者深思。50位被调查者的选择是1000元以下,45位被调查者的选择是1000元~5000元,选择5000元~20000元的人并不多,而又有25位朋友选择了20000元以上。统计结果有些呈现两头倒。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选择1000元以下的朋友,他们告诉记者,他们很少参加公司的会议和培训,要么是没有兴趣,要么是没有机会,又或者是没有经济能力去参加这样那样的会。而与之对应的,是他们的直销事业也一塌糊涂。这样一来,似乎成为了一个恶性循环,直销事业做得越差,就越没有条件去参加会议或者培训,而越少参与这样的场合,提高越慢,直销事业自然做得更差。
    
    3.2006年,您用于囤货的费用是多少?

                
    
    囤货这股曾几何时阻碍直销行业正常发展的不正之风,正在渐渐消散。占到55%的被调查者明确选择没有囤货,不失为一个让人欣喜的答案。有16%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囤货在10000元以下,有适当的少量产品储备,以备不时之需,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在这样高比例的让人喜闻乐见的选择下,我们还是隐隐有些担忧,这样的选择是否真实?资深直销商黄伟解答了记者的疑惑,他表示,“如今囤货实际上已经不普遍,只有制度很难的公司或者遇到一些别有用心的领导人,囤货才会多些。”
    
    但不容乐观的是,依旧有14%的被调查者囤货的金额占到了100000元以上。只能奉劝一句,别再打肿脸充胖子。
    
    4.2006年,您花在团队管理上的费用是多少?(包括资料费、房租、管理平台和工具、工作人员费用等) 

                
    
    衡量一个人的直销事业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团队建设得如何。对于那些领导着较大团队的直销领袖而言,管理的难度较大,管理的成本也相对提高。
    
    52%的人花在团队管理上的费用全年在5000元以下,意味着多数人的直销事业还处于初级阶段,根本谈不上团队建设,这也符合了中国直销的现状。每个档次都有15%左右的人选择,也反映着直销人正在不断地向前迈进。
    
    记者了解到,对于高聘领袖来说,别看他们笼罩着这样那样的光环,其实他们一些必要的支出也是和收入成正比的。
    
    5.2006年,您花在市场开拓上的费用是多少?(包括开拓市场过程中的吃、住、行、用等)

                
    
    市场开拓的费用和会议培训花费的调查结果有些异曲同工之妙,花费低的,直销事业相对比较低迷,而花费高的,直销事业发展得相对也要蓬勃些。
    
    平均每月在市场开拓上花费差不多1500元的一位直销商表示,“我理解的市场开拓主要是交际费用,直销说穿了就是做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持是一个直销人能否生存的关键,而这些都要花钱。”
    
    有时候,市场开拓其实是一笔很无奈的费用,或许很多直销人都遇到过这样的困惑:“很多地方有一点业绩,你又不得不去,但是去的话,费用比收入要高。” 
    
    6.2006年,您用于日常家庭生活的开支是多少?

                
    
    这或许是直销大环境乃至整个社会大环境所决定的,用于日常家庭生活的开支往往和总收入有莫大关联,如此看来,低收入者还是占到了直销人群的主体。直销本不是有些人忽悠的那么玄乎,高收入高品质生活,肯定有,但并不是唾手可得,也不是人人可得。
    
    不过也不必泄气,和社会平均水平相比,61%的被调查者选择了10000元以上的日常生活支出,这起码已经高出了很多行业从业者的消费水平。
    
    7.算下来,2006年,您一共为直销事业支出了多少钱?

                
    
    有人说,直销是一个投入小的事业;也有人说,做直销投入越多,回报越大。或许正是在这样两种思想的碰撞,才出现了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统计结果。37%的被调查者选择的是10000元以下,也有40%的被调查者选择了50000元以上。我们不能说支出少的就精明,支出多的就不对,选项没有对错,目的只是给广大直销人一个横向的数据参考。一句话,量力而行。
    
    8.2006年,您的直销总支出占到了您的直销总收入的多少比例?

                
    
    入不敷出!竟然有40%的直销人入不敷出!这是一个让人有些触目惊心的结果。努力了一年,辛苦了一年,换来的结局是入不敷出。换作任何人或许都会充满不甘和抱怨。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入不敷出呢?对此,资深直销人范伟云先生表示:“初入行的直销人的收入质量比较差,所有开销都得自己承担,入不敷出的几率比较大。一般来讲,要做到一个公司的中级经销商,才能保证收支平衡。而那些急于求成的,往往更容易入不敷出。” 
    
    9.2006年,哪一项是您最大的支出费用?

                
    
    29%的被调查者最大的支出费用为日常生活,自用产品和市场开拓也占到了相当比例。按照本项统计的结果,直销人的支出从高到低分别是:日常生活、自用产品、市场开拓、开会培训与囤货并列、团队管理。
    
    想起了恩格尔定律的定义,“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以此类推,当日常生活的比例最大时,其实也意味着收入并不多。这依旧反映的是广大直销人的直销事业还处于初级阶段。
    
    10.您认为哪一项支出费用最不合理?

                
    
    囤货等于囤祸的观点,看来已经深入人心。最不合理的费用,44%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囤货。接下来依次是日常生活、开会培训、市场开拓、以及团队管理和自用产品。
    
    虽然公认囤货不合理,不过有些朋友表示囤货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一位在囤货上花费较大的朋友无奈地告诉记者:“我是兼职做,市场开拓做得还不好,其实公司没有要求必须要定多少货,主要还是想给自己压力,所以坚持在定货。”
    
    新人开拓市场,确实困难不小,很容易造成产品的积压。如何帮助他们把囤货降到最低,需要企业方以及团队领导人的共同帮助。
    
    11.2007年,您希望以下哪几项支出有所下降?

                
    
    本题的答案分布相对比较平均。有朋友戏称,当然是所有支出都下降时最好啦,那是肯定。我们之所以拟出此项,是希望找到侧重点,同时也希望参与调查的直销朋友能够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审视。
    
    有些出乎意料的,是开会培训的费用成为了直销人朋友最希望减少的费用,其次是市场开拓。不得不提到一个有些老生常谈的话题——直销事业的隐性成本。表面上看,根据直销条例规定,不花一分钱就能做直销,然而事实上呢?有直销经验的朋友或许都已经切实体会了隐性成本的不小的投入。而这些隐形成本真的是必要的吗?值得所有直销人以及直销企业深思。
    
    12.2007年,您希望以下哪几项支出有所上升?

                
    
    和上一道题一样,我们依旧希望参与调查的直销人能够有一个自我评估,市场开拓成为了直销人最希望上升的支出,其次是日常生活、团队管理。
    
    一名直销新人的选项就恰好是团队管理和市场开拓,她诚挚地告诉记者:“2007年我想做自己的团队和市场,这部分费用估计要上升”。从某种意义上说,本题的调查结果反映了直销人对直销事业的那份执著和热情,把更多的花费花在事业的发展和维护上,不失为一个美好的愿望。
    
    13.2007年,您希望您的直销总支出占到您的直销总收入的多少比例?

                
    
    年年有余,谁都希望,在拟定本题时,有同事笑称,估计所有人都会选择20%。而直销人的选择显然是理性的,并没有不切实际的缥缈选择,而是切合了实际。2007年的支出和收入比,37%的人选择了20%~50%,成为最多的选择。
    
    本以为不会再有人愿意选择入不敷出,可偏偏又15%的人选择该项。不知是对自己缺乏信心,还是对行业缺乏信心。消极不是办法,如果连美好的希望都没有,还谈什么成功呢? 
    
    思考
    
    正常范围与隐性成本

    
    后期在和一些参与调查的直销朋友交流时,不少朋友提到了正常范围。有不愿意透露答案的朋友表示,他的答案应该在正常范围之内;而愿意透露答案的朋友,又开始向记者询问他的答案是否属于正常范围。说实话,记者还真无法回答。
    
    本文中几次提到,本刊此次推出台的调查,只是希望提供一个数据给直销人以参考,数据本身不存在错对,也就不存在正常和非正常的范围。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是一个直销新人,他的团队管理费用几乎等于零,难道就不正常?如果是一位高聘领袖,他的团队管理费用成千上万,也是情理之中。我们只能总结出哪个选项选择的人多,哪个选项选择的人少,而不能就此断言哪个范围就正常,哪个范围就不正常。借用某位高聘领袖的一句话,“符合自己切实情况的支出,就算正常。”
    
    再说隐性成本。不知从何时开始,直销圈开始流行报喜不报忧,一名人前外表光鲜的直销人,回家稀饭下泡菜的情况不是没有可能。讲台上,人们总是为高收入者欢呼雀跃,却很少考虑过这样的收入下得支出多少钱。市场开拓、团队建设、开会培训等硬性费用,是每一名上了一定级别的直销商都无法回避的。
    
    通过此次调查,可以清楚地看到,直销人的收支情况还不容乐观。我们希望广大直销人能实际些,再实际些。何必做些绣花枕头的事情呢?既苦了自己,还蒙蔽别人。其实,真相大家都知道,只是大家都死要面子,不去说穿罢了。
    
    2007年,中国直销环境正不断走向明朗化,还望直销朋友们多些实事求是的精神,把握住机遇,大获全胜。
来源:《中国直销》2007年第2期 作者:邹尧
相关报道
最新评论(共1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 第1楼, .难忘 2007-03-04 12:21:59   投诉 支持(313)
    直销现在并不是在给自己修管道,而是给公司在修管道,传统生意才是在给自己修管道,直销是自己学会了骗,再去骗别人
发表评论
登陆后即可发表评论哟!请输入您的: 博客名     密码 新博客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