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blog.net 资讯 » 业界新闻 » 云集财报深解:赴美IPO后仍游走灰色地带?

云集财报深解:赴美IPO后仍游走灰色地带?

http://www.dsblog.net 2019-06-17 10:03:11


  云集转向
  在2017年5月,云集微店因“三级分销”违反《禁止传销条例》,收到杭州滨江市场监督管理局罚单,没收违法所得约808万元,罚款150万元。公司全资子公司“浙江集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微信公众号被永久封号。
  云集方面也回应称在2016年年初时已经在有关部门和法学人士的帮助下进行整改,成为一家合法合规的社交电商平台。肖尚略更是在官方微信号上直接表示“我们为社交电商交学费”。
  在此之后,云集试图从“三级分销”阴影中走出,不再宣称自己为社交电商,而是更多称自己是一家由社交“驱动”的精品会员电商,这也正是其上市时的主打概念。
  2018年10月,云集创始人兼CEO肖尚略在一封内部信中表示,云集从社交电商领域切割出会员电商新赛道,这代表着中国电商新模式。接着,云集将用户统称为会员,此前的付费店主改称为钻石会员,但钻石会员仍旧可以在云集上开店,将商品分享给他人。云集这一改变,是希望更偏向深耕会员用户的运营,以形成强复购和扎实的商业链条。
  云集称,目前已与5家第三方服务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服务经理负责组织课程、培训会员,教授他们如何使用App等。云集营销费用中的绝大部分都来自会员管理费。截至2018年12月31日,云集共有超过7万名服务经理,大多数服务经理同时也是云集会员。
  但这种第三方服务公司的调整方式,只是将多级分销进行拆分和包装。在实践过程中,云集会员内部仍有着清晰的层级晋升架构,会员的三级分销情况仍然存在。换汤不换药看似是目前云集真实的现状。
  但实际上,今年年初,云集为了进一步提升用户的消费体验,对商品运营的组织架构进行了升级,并对第三方开放了平台。在巩固自身优势特卖业务的基础上,新增了超市和商城两大业务板块,其中,超市将围绕"吃"和民生消费品,一站式满足会员家庭消费需求;商城则围绕"穿"和更多的品牌旗舰店合作,提供更丰富的"爆款"产品。未来随着越来越多品牌入驻云集,越来越多爆款产品出现,云集的营业收入有望多元化,核心收入也有望进一步走高。


  云集能否破茧成蝶
  从出生就饱受争议的云集,被很多媒体与拼多多进行对比,双方模式有部分共通点,同样成立之后迅速上市、同样主打社交概念,甚至就连创始人都一样未出现在美国敲钟现场。这让外界猜想他们之间的暗争,云集也在业内饱受质疑。
  但正在试图转型会员制的云集,终极目标并不是拼多多,而是升级版电商Costco。正如拼多多在招股书中介绍,拼多多想要成为Costco和迪士尼的结合。不过黄峥同时也承认距这个目标仍然有相当远的距离。
  根据财报显示:云集对比同期的拼多多:2018年,拼多多营收131.20亿元,云集营收130.15亿,几乎不相上下;而在净利润上,云集2018年净亏5632万,同期的拼多多亏损39.58亿元。同时在客单价上,2018年云集平均客单价超过978元,拼多多2018年平均客单价只有42.49元。


  这样来看,云集可能是一个比拼多多更有前景的电商新秀。
  此次上市,对于云集来说也有个好消息,和国内市场谈社交电商色变不同,由于此前同样以社交概念起家的拼多多在美股市场表现优秀,美国资本市场对于社交+电商的概念有了足够的认知。并且对其未来抱有一定期望,这也为云集省去很多麻烦。但云集的品牌曾因工商处罚而蒙羞,这是它最大的硬伤,可能会间接影响人们对于云集盈利能力的考量权重。一般而言,美股市场看重的并非是企业是否盈利,它更看重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可持续发展等指标。
  目前而言,在电商领域,阿里跟京东平台上的用户规模加起来超9亿,这两个平台几乎瓜分了电商行业的流量,对于后入局的平台来说它们无力去跟这两个巨头抗衡抢流量。
  随着电商市场行情的发展,电商运营在一二线城市接近饱和的态势下,无论是阿里巴巴、京东还是后来者云集、拼多多等,都在挖掘下沉市场的潜力。而云集、拼多多之所以能在这些电商巨头中杀出一条血路,是因为而近两年来,由于腾讯加持的拼多多、云集的兴起,依靠着腾讯强势的垄断性社交裂变,和价格优势俘获了一大批三四线城市的用户。在下沉市场,拼多多、云集可谓是拼命三郎一般,用尽了全力。

来源:蛇眼财经
相关报道
最新评论(共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登陆后即可发表评论哟!请输入您的: 博客名     密码 新博客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