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嘉宾多角度谈直销“挂靠”的看法与建议
http://www.dsblog.net 2024-07-29 11:46:12
吴均琪
广东九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首席文化官、全国公共事务总裁
我认为挂靠产生有几方面的原因:第一,法律法规的制定,直销牌照成为准入门槛,有限制就有突破限制的需求和行为。第二,企业发展的双向需求:拿牌企业业绩不足以支撑其继续发展,需要引入利润来源;无牌实体需要准入证,最后实现资源变现。第三,挂靠产生的竞争公平性:挂靠的根源在于行业资质,挂靠成风以后,竞争不公平是不存在的;只有挂靠不挂靠,不存在应不应该挂靠。第四,双向需求具备实现的环境和条件,自律性自然不会存在。
综合以上几方面原因,业绩足以自给的企业对挂靠自动免疫,接受挂靠的企业大多经营困难。此外,接受挂靠的企业基本上不具备完整的管理能力和外事安全机制,因此属于两厢情愿,愿打愿挨。如果有不公平发生,那就是对于挂靠实体的不公平,纵观行业挂靠实体和被挂靠公司实控人之间发生的各种纠纷,基本上只有被挂靠公司的单方面耍流氓。所以,执法部门查处挂靠的主体必须是拿牌企业。
以前挂靠基本上以交管理费为主,因为拿牌企业管理能力和外事防御机制有限,所以企业本身也不愿意去承担额外的管理和外事责任及风险;而无牌实体也具有强烈的独立自主意愿。今后,企业无论是出于本身安全原因,还是希望趁机吞并部分资源,统一模式、不同分润将会成为挂靠的主要表现形式。
因此,挂靠现象的双方在合作之初就不具备足够的信任,彼此都明白对方的心态,在合作之初就各种防备,导致了挂靠种类的简单直接;即便现在面上融入企业的一些资源,背后条件的制定也有分裂隐患。
电商、微商、新零售等模式的发展也带来了挂靠的更多需求,因为它们作为昙花一现的商业模型摆脱不了直销实质,至少在法律层面面临极大风险;各地执法力度的不同也让上述模式噤若寒蝉,最终,寻求挂靠成为这些模式最直接的诉求。当然,资金盘、返利之类的模式也有类似需求。
综上,挂靠分为良性挂靠和非良性挂靠。拿牌企业本身的盈利需求注定挂靠即便在全国大检查之下依旧旺盛。而疫情之后行业每况愈下、执法部门也对挂靠现象有着不同解读,那么挂靠也还有继续存在的空间。拿牌企业需要做的是区分挂靠属性。
我认为压迫式融合,优胜劣汰是应对挂靠的方式。对于查实的挂靠行为,拿牌企业进入黑名单,从罚款以至暂停直销模式,毕竟目前绝大部分直销企业呈现出来的直销业绩仅占极小比例,所以理论上暂停直销模式对企业没有致命影响;对拿牌企业清理整顿,经营实在困难、管理的确混乱的企业,应该予以清理;具备资格的直销实体,应该放开牌照发放。目前行业实质上还是一个垄断性行业,这也是导致挂靠出现的根源之一。只有因势利导,去粗存精,才能在制度和管理上最终不再出现挂靠现象。
挂靠作为一种现象,在行业之外也普遍存在,外贸、建筑设计之类的借用资质实质上就是挂靠,国家也没有禁止。
作为被监管行业,直销内部的挂靠乱象是因为双方本身的资质和行为在社会偏负面舆论环境下显得较为突出;挂靠只能管理,无法消灭;只要有需求,就会有交易;这个需求不仅存在于行业内,也存在于执法部门内。
- “体重管理年” 直企为什么能领跑减重赛道?
- 河北省发打击传销规范直销知识问答宣传手册
- 小程序不到半数直企在玩 但头部已经玩得很溜
- 张林禅:“倍增商业+AI”的时代已经来临
- 公安部、市监总局对涉及直企执法有了新规定


- ·2025保健食品政策法规密集落地
- ·沃德绿世界深化全球布局
- ·太阳神通报冻结4月违规账号
- ·双迪桃花公司与守正电商团队正式签约
- ·小程序不到半数直企在玩
- ·康美时代第一季度市场违纪整治通报
- ·《完美(中国)2024可持续发展报告》发布
- ·三生付爱清:从三尺柜台到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