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忆鲜明活跃有诀窍
-
我的日志
記憶如何形成?[@more@]記憶如何形成?
根據神經內科醫師的解釋,大腦記住一件事情,必須經過三個步驟:一、 記入: 即是將我們所聽到、看到或讀到的外在刺激,在腦內轉換成一種獨特的神經密碼,載入腦中,讓大腦加以處理,大腦會迅速的將這些刺激加以初步的標籤、歸類。「記入」有點像我們將資料打進電腦中,但尚未「save」,隨時都有流失的可能! 二、 儲存: 外在的資訊一旦進入腦中,並做初步的篩選、整理之後,大腦便迅速將這些資料消化整理,並將這項資訊依據先前已知的經驗加以分類,建立起更多更強的聯繫。 三、 取出: 光是儲存而未加以取出使用,記憶的過程就不夠完整。取出記憶的東西,須先刺激頭腦,並加以掃描,輔以一些相關的暗示,就能獲得所需的資訊。良好、有組織的「記入」與「儲存」,有助於在需要時迅速的將記憶取出使用。 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記憶障礙診所的高登博士形容,記憶其實就是神經細胞之間的連結形態。不過,要儲存或拋掉某些資訊,卻不是出自有意識的判斷,而是由人腦中一個細小的構造──海馬體(hippocampus)來處理。海馬體就好像電腦鍵盤一樣,在記憶的過程中,充當轉換站的功能。當大腦皮質中的神經元接收到各種感官或知覺訊息時,它們會把訊息傳遞給海馬體。假如海馬體有所反應,神經元就會開始形成持久的網路,但如果沒有通過這種認可的模式,那麼腦部接收到的經驗就自動消逝無蹤。
記憶的殺手
記憶力並非始終不變,科學家已經找出幾種阻礙腦部運作的因素:一、酒精: 酒精屬鎮靜劑,會影響控制情緒及認識反應的中樞神經的化學成分,因酒精的影響,三分之一的人會出現一些記憶喪失的現象。 二、藥物: 可以改變腦部神經功能的鎮靜劑,可能損害我們的記性,如動手術前麻醉前所施用的藥品,即有可能讓記憶變得模糊,這也正是為什麼動過手術的病人,往往會有這段記憶上的空白。 三、 抽煙: 根據荷蘭一項由9223位65歲以上受試者參與的長期研究發現,吸煙者的記憶力、認知力、語言能力……等心智能力退化速度最快,遠高於不吸煙者與偶爾吸煙者。 四、 壓力: 長期壓力過大除了會令我們睡不覺、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藉酒澆愁外,還會直接影響到腦中的化學作用。壓力如咖啡,雖然會暫時激發腦力,但如果長期處在這種備戰狀態,壓力荷爾蒙會破壞運送葡萄糖到海馬體的分子,腦中的能量變得很低,影響記憶能力。
此外,睡眠不足、甲狀腺機能不足,也都可能破壞記憶的形成。保護記憶的訣竅
了解記憶如何形成及記憶的殺手後,接下來讓我們來探究保護記憶力的最佳途徑:一、 睡眠充足: 充足而品質佳的睡眠,能使腦細胞真正地休息,使記憶力更好。 二、 控制壓力: 我們已經了解壓力對記憶的傷害,若能做好壓力管理及紓解,對於保護記憶力的幫助不言而喻。 三、 營養充足: 充足的營養補充,可修補神經細胞的損耗。此外,根據1997年馬德里的研究人員針對老年人所作的研究發現,多吃蔬菜、水果及纖維質,在心智測驗中所得到的分數較高,也顯示,除了營養充足外,多攝取蔬果、纖維對於增進記憶也多有幫助。 四、 運動: 運動可讓身體產生更多的「腦衍生神經成長因子」,使神經元更強壯。 五、 掌握記憶重點: 記憶的目標要明確,瀏覽後找出重點,此外,注意力要集中,並且在理解的基礎下背誦,反覆熟讀,才能記得多,記得久,也可運用一些記憶的技巧,如聯想、輔以視覺的想像,來幫助記憶。 六、平時多動腦: 隨時養成動腦的習慣,可記住更多東西,對增強記憶力也有強化的效果。
评论(1)
点击次数(1114)
2006-07-11 22:32:25
简体字多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