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治友德|重阳养生指南:少食寒凉预防秋燥
http://www.dsblog.net 2025-10-29 09:50:14
今日恰逢重阳佳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阳数之极,九九相叠寓意阴阳调和、万象更新,自古便被视为祥瑞之日。古代民间在这一天会举行登高望远以纳吉祥、踏秋赏菊以悦身心、佩戴茱萸以避邪祟、祭祀先祖以表孝思、设宴饮以祈安康等传统活动。
随着时代发展,重阳节被赋予新的时代精神,除保留传统习俗外,更强调尊老敬老的当代价值,人们常借此机会举办敬老宴席、开展孝亲活动。
时值重阳,深秋已至。中医理论认为,秋季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气候由热转凉,人体阳气亦随之潜藏。此时,老年人需顺应自然规律,注重调养身心。那么,重阳时节中老年人养生有哪些实用妙招呢?
饮食养生
少食寒凉 预防秋燥
重阳时节,秋燥盛行。此时空气干燥,易诱发支气管炎、哮喘、鼻炎等呼吸道问题,老年人因免疫力较弱更需防范。应对秋燥需注重饮食调理,宜少食油腻、甜腻及辛辣食物,多摄入粗粮和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食材,同时配合适度运动以增强体质。
菊花酒自古被视为重阳节庆的吉祥饮品,古人赋予其祛病延年的美好寓意。传统制法以菊花、糯米、酒曲为原料,兼具养肝明目、健脑益寿之效。若加入枸杞、麦冬同酿,更能补肾益精。新鲜菊花汁与黄酒同服,还可发挥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的作用。
重阳糕作为敬老的传统点心,以糯米粉为主料,配以粳米粉、坚果、豆类及果脯等食材,既保证了营养的全面性,又富含膳食纤维,避免了精细饮食对肠道的负担。不过,糖尿病患者及心血管疾病患者仍需谨慎食用。
重阳节之后天气逐渐转凉,时令水果的摄入也需讲究。民间有秋瓜坏肚之说,柑橘、香蕉、梨等寒性水果过量食用易伤脾胃。体寒者宜选择枣、桃、龙眼等温性水果。此外,秋季人体维生素C水平下降,适当补充有助于维持代谢功能和免疫力。

行为养生
适度运动 注意保暖
秋风送爽也带来寒意变化,此时适度运动尤为重要。中医认为秋季锻炼既能宣发肺气,提升呼吸系统机能,又可增强机体抗寒能力。但需注意运动强度,避免大汗淋漓耗伤阳气,宜选择太极拳、散步等舒缓项目,使阴精阳气得以内守收敛。
重阳时节昼夜温差显著,冷空气活动频繁,需特别注意防寒保暖。传统医学强调颈部、腰部、脚部养生的重要性,运动中要在保暖的基础上做好防护。

《黄帝内经》有云: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这提示秋季养生当顺应天时调整作息。研究表明,适当早起能有效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形成风险,对预防脑血管疾病具有积极意义。而每日午睡半小时,可使心脏负荷减轻,紧张情绪缓解,据临床观察能使冠心病发病率降低三成。
心理养生
预防悲秋 乐观情绪
秋天容易emo?别担心!心理养生就像给心灵做SPA,通过调节情绪小宇宙来守护身体健康。保持神采飞扬的秘诀就是给自己安装快乐滤镜——多想想开心事,像松鼠囤坚果一样储存好心情。中老年朋友更要学会做生活艺术家,要注意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让自己心情舒畅。
重阳赏菊,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心灵的疗愈。菊花凌霜绽放的姿态,教会我们坚韧与从容;淡雅的芬芳,能舒缓压力,带来内心的宁静。
善良是心灵维他命,淡泊是压力释放阀,乐观是青春保鲜剂,宽容是情绪调节器——这四大法宝能让心理养生效果翻倍!秋高气爽时相约登高远眺,愉悦心情,放松身体。另外,桂花香气有提神的功效,对舒缓疲劳、缓解头痛、开朗心神有一定的作用。
- 和治友德 | 世界卒中日:健康生活预防卒中
- 和治友德2025首届生物科技大会即将召开
- 和治友德鲜胜受邀出席第九届环球直销峰会
- 和治友德|霜降养生指南:做好养生四件事
- 和治友德荣获“2025年度企业IP”奖项
- ·康宝莱入选福布斯首届美国最具价值品牌榜
- ·自然阳光央视首秀守护千万家
- ·太阳神开启鼻健康预防新纪元
- ·韩国圃美多授任徐伟明为全球品牌官
- ·完美玛丽艳荣获“INPD国际创新品牌奖”
- ·走进绿之韵:寻访劳嘉与她的管理哲学
- ·第三季度葆婴中国流失2.1万经销商
- ·三生通告:9月终止营销人员资格114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