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blog.net 资讯 » 高端访谈 » 玫琳凯(中国)麦予甫:“授渔”女性人生

玫琳凯(中国)麦予甫:“授渔”女性人生

http://www.dsblog.net 2008-07-09 16:23:45

  “乐施精神”传播者

  “信念第一、家庭第二、事业第三”

  从1998年开始担任玫琳凯(中国)化妆品有限公司总裁的麦予甫乐于向每个人讲述玫琳凯起源的故事。1963年,一位叫玫琳凯的女性由于在职业生涯中受到了性别歧视,以自己的5000美元积蓄创办了以“丰富女性人生”为使命的玫琳凯化妆品公司。45年来,从50平方米店铺起步的玫琳凯已经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开办了分公司,被称为美容顾问的销售人员已经超过了180万人。

  在玫琳凯,理念是被置于很高位置的。“丰富女性人生”、“乐施精神”、“黄金法则——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也要怎样对待别人”、“信念第一、家庭第二、事业第三”,这些话是麦予甫经常挂在嘴边上的,他像一个忠于职守的传播者一样向每个人传播着玫琳凯的理念。这些理念也被麦予甫认为是玫琳凯最大的竞争优势,“好技术、好设备可以买回来,但文化和理念花多少钱也买不到。”

  对于作为管理者的麦予甫而言,这些理念说起来容易,但执行中遇到的情况又是另一回事。有人说,既然家庭第二、事业第三,那么我家里有事是不是就可以不上班了?他举了个很著名的例子:往一个放满沙子的桶里装石头是件很难的事,但如果把石头先放进桶里再装沙子就容易多了。石头代表重要的事情,沙子代表纷繁的琐事。家庭第二、事业第三不是说事业不重要,而是先考虑家庭。“我相信如果不是用喝咖啡、逛街来浪费时间的话,肯定有时间把家庭和事业安排好。”

  一个细节佐证了麦予甫的观点。在玫琳凯,上班不用打卡,员工有一段“灵活时间”可以自由掌控,如果你因为要先送小孩上学再上班的话,可以九点半来上班;或者你也可以早一点上班早一点下班,有时间去接小孩放学。

  人性化体系倡导者

  “表达认可的方法是授予荣誉。”

  另一个细节佐证了玫琳凯的人性化。每个人到新环境下都不可避免地会有孤单感,因此,在每个新员工入职时,玫琳凯的人事部都会帮他准备好所有的办公用品,并且写一个欢迎的卡片给他,以减少进入新环境的不安。

  正在清华大学读一个短期管理课程的麦予甫每天晚上都要上网工作到很晚。有人建议用一天假期来奖励优秀员工,麦予甫笑言,放假回来后那些工作还是得他去做啊!放假并不是最好的认可。在玫琳凯,表达认可的方法是授予荣誉。在每年的员工大会上,优秀员工的家人也会受到邀请,并被请上台接受玫琳凯的礼物。在美国,玫琳凯被称为“粉红色凯迪拉克之家”,因为出色的经销商会获得公司提供的粉红色凯迪拉克轿车供其使用。在中国,玫琳凯优秀的女性同样赢得认可,一辆辆粉红色凯迪拉克、别克、帕萨特行驶在公路上,成为流动的奖牌。

  在麦予甫正推行的“CREAM”管理体系中,认可只是其中的一方面。这个英文单词,在化妆品制造中意为“霜”类产品,但在麦予甫的管理体系中却代表了五个英文单词:Communication(沟通)、Recognition(认可)、Education(教育)、Activity(活动)、Motivation(激励)。虽然只是简单的五个字母,麦予甫讲给一位在清华大学上课认识的同学听之后,这位新加坡的公司老总立刻把它记下来,连声称好。

  女性世界沟通者

  “不要只盯着人家的钱包,要看着对方的脸,让她变得更美丽。”

  把爱心和乐施当成理念的麦予甫常常会被问到相同的问题:在商业环境下,这种理念是否太理想化了?他的回答是:“从公司发展、不断壮大的过程中,证明坚定不移地这样做是对的。这正是玫琳凯的竞争力。”玫琳凯的美容顾问之间是一种姐妹的感觉,他们都自称为是“玫琳凯的女儿”。而要成为玫琳凯的美容顾问,并不是像外人想象的那样只是单纯去推销产品,而是要不断学习,与大家分享工作经验。麦予甫不断强调的一点是:不要只盯着人家的钱包,要看着对方的脸,让她变得更美丽。并没有做过美容顾问的他坚信自己也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美容顾问。

来源:北京晨报
相关报道
最新评论(共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登陆后即可发表评论哟!请输入您的: 博客名     密码 新博客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