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blog.net 资讯 » 业界新闻 » 疯狂的“纯资本”—《商界》调查传销变形记

疯狂的“纯资本”—《商界》调查传销变形记

http://www.dsblog.net 2009-08-27 10:36:20

然而这一切都需要付出代价,“纯资本投资”是用表面奢华的生活刺激被邀约者的投资欲望,一个月的时间里,董文博共邀请了四位朋友来“考察”,朋友在南宁的吃住行,都由他负担,花销高达近2万元。那两个前来“考察”却没能加入的朋友回到广东后,董文博在南宁从事传销的消息马上在朋友圈内传播开来。接下来,他不但没能再邀请来一个人,甚至一些朋友开始拒接他的电话。为了布满三个下线,董文博只好自己出钱,用哥哥的身份证认购了21份。

禁锢

2009年6月底,随着媒体对非法传销活动新一轮大规模的曝光,董文博的邀约工作更加艰难了。加上南宁警方展开了几次打击传销的行动,大家的工作更加偷偷摸摸,“连打个电话都要躲到阳台上”。

董文博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产生了怀疑。然而一些高级别的“成功人士”却告诉他:“这是政府在进行‘调控’,目的是为了控制从业人数,保证行业的健康发展。”

所谓“调控”,是传销行业应对负面新闻的一种颇为狡猾的借口。这样的借口可以骗得了不知内幕的新朋友,却已经无法让董文博深信不疑。近两个月的时间里,他接触到了这个行业每一个阴暗的角落,熟悉这个行业的每一个谎言套路。“‘纯资本投资’没公司、没法人、没产品、没营业执照、没企业代码、没税号、没发票,什么都没有,连白条都没有。行业的核心就是拉人埋单,然后分钱。”

当传销组织褪下层层伪善的面纱,董文博却已经无法摆脱。在这个疯狂的游戏当中,他已经投入了二十多万元,还不算房租、接待考察等日常支出,此时退出,面临的是血本无归的命运。另一方面,由于频繁拉朋友前来考察传销,他在广东的朋友圈中早已臭名昭著,自己的玩具厂也已经转让,回去不但不知如何生活,更要接受大家的白眼和嘲讽。

然而与姚云斌相比,董文博已经是生活在天堂。每天晚上,姚云斌被要求提交十个人的“邀约”名单,然后才允许睡觉。第二天上午上完课后,马上有人带他到门口的“话吧”按名单打电话,打完电话才可以吃午饭。南宁的传销早已“名声在外”,一个月过去了,姚云斌没能拉来一个下线。传销组织的同行们此时对他不再客气,不但命令他给上级做饭、洗衣、打扫房间,甚至当面辱骂他。“笨蛋”、“白痴”及其他更加恶毒的字眼,成了姚云斌的代号。

噩梦般的日子里,姚云斌多次想过逃走,但每走一步都有人监视,连睡觉时房门都是反锁的。一个据说是“经理”的人警告他,不拉来两个“垫背的”,就别想活着离开。

逃离才是胜利

2009年7月,董文博终于心生倦意。找到同学,他提出让他收回自己的股份,退回认购的钱。同学表示只有当有人再认购时,才能将股份转让,并且要扣除相应的“税费”,只能退回55%的认购款。董文博马上明白,这样的承诺只不过是空头支票,即使有新人加入,上线也会让其重新购买股份,而自己退出后,自己原有的股份也会成为“孤儿股”,不花一分钱落入上线手中。

就在董文博无奈地苦苦支撑的时候,下线赵君找上门来,扑通一声跪在董文博面前。“哥,我知道你是想帮兄弟发财,但是儿子得了心脏病,躺在医院里等钱做手术。哥,我求你了,把钱退给我吧,我给你磕头了……”

看着脚下男人的眼泪,董文博的心狠狠疼了一下,却马上硬了下来。他知道,如果赵君退股,所有的损失只能自己承担。他不是不想帮,而是帮不起!

为了躲避赵君,董文博不敢再闷在家里,每天开车在南宁的大街小巷上闲逛。他依然犹豫着,直到有一件事情彻底斩断了他的幻想。

2009年7月中旬,一批在“纯资本投资”中血本无归的人员联合起来,要求退股,为了拿回认购款,他们将上线堵在家中,董文博听说,其中有人动了刀子。

来源:商界
相关报道
最新评论(共1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 第1楼, 传销亏了照样是个好 2009-08-28 13:03:37   投诉 支持(240)
    对于作者深入有理的分析和难得的社会良知,本人深表敬佩,我不想反对什么,就打个比喻吧:直销,传销或者连锁销售其实最核心的精髓都是一样的,不过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就是虚拟经济的一种社会存在形势而已!纵观直销在欧美几百年的成长历程,其产生的经济效益以表现出的强大生命力,都强烈的向世界宣告:我就是世界经济的必然趋势,谁也阻挡不了我的强盛之路!所以本人的比喻是:现在中国的直销也好,传销也罢,就象是未成年的80后90后,它们身上到处都是缺点,甚至有人认为我们的国家会毁在他们手里,可是无论好坏他们都是我们的孩子他们才是中国的未来,中华民族的希望,我们能做的就是爱他,他要是不学好还可以打他,但是绝不能不要他(敬请探论)
发表评论
登陆后即可发表评论哟!请输入您的: 博客名     密码 新博客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