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森:金融危机显出品牌抗风险的内力
http://www.dsblog.net 2010-01-06 13:43:14
许多“老字号”至今听起来备感亲切
民族品牌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从文化的角度来说,品牌已经成为国家软实力的象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品牌是一种高附加值产品。新中国成立60年来,本土企业曾经创造出许多风靡全国的优秀品牌,从日用品,到家用电器、服装,许多“老字号”至今听起来仍让人备感亲切,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但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批国人耳熟能详的民族名牌,像熊猫、活力28、小护士等,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即使少数“幸存”下来的民族品牌,也远不复当年之勇。
一些民族品牌缘何接二连三地消失?原因虽说是多方面的,但有两点不可忽视:一方面,受国外品牌的挤压,另一方面,是国内更多企业没有很强的品牌意识,不会塑造、创新一个有竞争力、生命力的民族品牌。全国政协委员、段和段律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段祺华表示,当前,国内的破产企业多集中于加工业及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品牌意识,缺乏自主创新。段祺华认为,在缺乏知名品牌的情况下,就会有很多假冒伪劣产品出现。
段祺华建议,“我们的企业要在继续保持加工优势特色的情况下,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实施创意优先的发展战略,加大对‘创新中国’真正具有竞争力的本土品牌的扶持力度,真正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国人的消费观念,已经开始追逐时尚、崇尚品牌。拿化妆品业为例,2009年,化妆品业全国销售额超过900亿元,预计2010年将突破1000亿元。然而,在这巨大市场潜力的博弈中,民族品牌处于绝对的下风。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执委张晓梅说,近年来,在日化行业,“天然、绿色”的产品已被消费者认为是最健康的选择,中草药、天然汉方,这一曾经被世人遗弃的中华国粹,重新被消费者认可,成为一种消费时尚。所以,转变发展方式尤其是消费方式,打民族牌,走品牌路,才能在化妆品国际品牌领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点评:
用创新的“中国元素”提升中国品牌的竞争力。
金融危机下中国品牌独具生命力
“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排行榜”前不久在美国纽约发布,一百个中国消费类品牌进入最终榜单,海尔、联想、国美、五粮液、中国一汽、美的、TCL、茅台、青岛啤酒、重庆长安汽车分列一至十位,成为2009年“最有价值”的中国品牌。而青岛啤酒、华为、中国电信、人民日报,4个来自中国的品牌首次入选。一年“抢”4席,正是中国经济实力上升的一个标志。
中国品牌远布大洋彼岸,在国际上获得了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这不能不说是件很鼓舞人的事。跳出中国看中国,研究者看到,在中国,品牌已经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最有力的减震器。
全国政协委员、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主席李惠森认为,国际金融危机面前,更加显示出品牌的抗危机及抗风险的内力,“过去,我们的企业有不少只是赚取微薄的加工费,生产的产品贴上别人的商标到国外去卖;现在一些企业走出国门,实现产品的增值,这是好事情。所以说,做大做强企业,唯有科技创新,才能引领产业发展,才能参与国际竞争。”
“‘恒源祥,羊羊羊!’一句简单的广告语,让祖国大江南北记住了这个品牌,‘恒源祥’也成为中国驰名商标。”恒源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市政协委员刘瑞旗表示,民族品牌不仅是企业的,更是民族的。经历国际金融危机,中国企业更加坚定了创建自主品牌的信念。上海有做品牌的历史、做品牌的文化、做品牌的人才,上海只是缺少做品牌的制度。刘瑞旗建议,中国品牌也要吸取国外的经验,加大整合力度。他认为,最近,我们国家推出了一系列全球推展广告,提升“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这一品牌宣传举措,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中国打造品牌是有希望的,而且上海一定要成为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制高点。”刘瑞旗说。
点评:
价值在危机中沉淀,市场向最有价值品牌集中是必然趋势。
不能将民族品牌拒之于大门之外
说起来,民族品牌出现在政府采购的清单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本国的政府买本国的商品,就像是父母总是先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然而,在现实的政府采购中,却常有人将“自己的孩子”拒之门外。在近年的全国两会上,总有政协委员大声疾呼。
在中国,品牌正处于发展期。民族品牌是支撑民族经济发展的核心,地方政府理应担当更多的责任。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认为,目前我国花费大量外汇进口国外高端产品,包括轴承、车床、汽车零部件等,其中有2/3的产品国内厂家完全有能力提供。“应该用国内高端产品替代进口产品,这样可以大幅度拉动国内GDP增长。”蔡继明说,对于民众来说喜欢什么品牌仅仅是他们个人的事情,但对政府而言,它的倾向性将会对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让民族品牌进入政府采购名单,有助于扶持我国高科技企业度过幼稚期,使刚创立不久的自主品牌逐步成长为新的“巨人”。
蔡继明指出,2009年国务院印发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政府公务用车向自主品牌倾斜。可是,按照各级政府以往的设备采购惯例,民族品牌屡屡受到非常不公的歧视,尤其是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办公设备、电梯空调等楼宇设备,在许多政府办公场所根本就见不到民族品牌的踪影,而在一些基本建设项目的设备采购中,一些地方政府竟然将民族品牌关闭在大门之外,宁可买贵的不肯买对的。
蔡继明认为,让政府采购的办公用具一半都转移到我们的民族品牌上来,不仅可以拉动GDP,解决一部分就业问题,也可以为全国人民树立爱国的典范。“一旦政府采购向自主品牌敞开大门,一旦自主品牌轿车、自主品牌的办公设备、自主品牌的楼宇设备大踏步地走进政府大门,整个社会的购买倾向将为之转移。”
点评:
爱国不仅是老百姓的事情,更应是各级政府的事情。
来源:人民日报
相关报道
- 向根生长·内力萌生 无限极全球年会主题官宣
- 无限极 | “书·法”走进广州:妙笔写“质量”
- 无限极牵头项目青年学术开放基金招募名单
- 无限极养固健×萃雅【赋活组合】获国际大奖
- 直击“2025无限极新晋业务总监”闪耀时刻
dsblog.net推荐
- ·新时代玛咖黑果枸杞压片糖果升级上市
- ·安利启动首个「真实世界研究」
- ·安发生物四川分公司11月15日开业
- ·无限极全球年会主题官宣
- ·如新家用智能扫描仪将上市
- ·太阳神益康财富峰会收官
- ·康力第一期全国私董会圆满落幕
- ·2025安惠优秀经销商表彰盛典举行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