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业纠纷的中国式预防李锦记甄选接班人
http://www.dsblog.net 2011-07-08 09:13:38
四、家庭内部规范:不要晚结婚,不准离婚,不准有婚外情;如果有人离婚或有婚外情,自动退出董事会;如果有人因个人原因退出董事会或公司,股份可以卖给公司,但仍然不离开家族,仍是家族委员会成员,参加会议;
五、家族成员退休规定:家族成员年满65岁时退休;
六、家族宪法修改和决议执行:宪法内容的制定和修改,必须经家族委员会75%以上通过;一般家族事务的决议超过51%就算通过。
以上各条,充分保障了家族的纯洁性和利益,最大可能地杜绝了将来内斗的发生,防患于未然。同时家族委员会成立后,李锦记就确立了集体领导的模式,不再指定家族企业的接班人,重大的事务全部由家族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
“我们>我”之下的权力、利益和角色
黄秉玉告诉《商界》记者,“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在问题出现之前就把它解决掉。”他说,李锦记的价值观是,“我们>我”。
为了杜绝将来内斗的隐患,李文达决定让膝下四子均分总股份中的一部分股份,女儿则采用其他方式来完成分配。分配到各个子女头上的股份,将来则按各自子女的多少继续均分下去,子女即使不参与经营,也可继承股份。
这样,就避免了父辈祖辈那样的利益争斗。
权力和利益问题解决好之后,角色问题也需要扮演好。国内所有家族企业,其成员通常都扮演着4个角色家族成员、股东、董事和管理层,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正确扮演这4个角色。他们往往将家族问题和企业问题混为一谈,总是在饭桌上为企业问题争吵不休,最后既影响亲情,又影响公司的正确决策。
成立家族委员会之后,李锦记每个家族成员对这一问题都分得很清楚。公司的事,绝不在日常生活和家族会议上讨论,只在公司董事会上谈;而家族事宜,也绝不在董事会上谈,只在家族会议上讨论。
将企业事务与家族事务完全分开,事实上是一种现代公司治理方式。双方互不干扰,既保证了家族对企业的完全控制,又为社会资源如职业经理人的进入敞开了大门。
“另一种情况是,家族第五代兴趣广泛,有的人对慈善有兴趣,将来他就可以去做家族基金,不参与企业的经营,但一定还是家族成员,参加家族委员会和家族会议。”黄秉玉说,“这就不像以前,离开公司就等于离开了家族。”
迄今,李锦记从香港出发,已开发出220多类1000多项产品,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部分产品在美国、日本独占鳌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李锦记”。
据调查,一直以来,对于在外界看来顺理成章的企业传承问题,各位商界大腕都将其视为极度敏感的话题。多数人都以对外“明修栈道”,于内“暗渡陈仓”的方式循序渐进。
2007年全球范围内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4年,其中30%能传承到第二代,10%能“活”过第三代,只有3%的家族企业在第四代及以后还在经营。在华人世界,可供参考的长寿家族企业不多,而至今已有123年历史的李锦记,无疑是3%中最具参考和借鉴价值的企业之一。
2010年5月,在中央统战部和全国工商联支持下,李惠森成立了“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家族企业传承与教育委员会”。国内许多家族企业父子已加入成为委员,他们已开始相互交流,不断学习探讨如何完成家族企业教育与传承的重任。
2011年3月,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作为家族企业成功典范的代表,李惠森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交了《关于重视培养家族企业接班人的提议》。这一提案,更为广泛地引起了国内家族企业的重视。
金刚家族勇敢地背离了日本传统文化的长子继承制,而是选有健康心态、责任心和智慧的儿子继任。甚至,他们也不限于儿子。
日本金刚组千年传承
日本的金刚组株式会社成立于公元578年,至今已有1400年历史。
578年,朝鲜人柳重光东渡日本,开始了自己的建筑事业。593年,圣德太子招请柳重光等人主持修建“四天王寺”弘扬佛法,此次修建让金刚家族在日本声名鹊起。
607年,金刚家族开始营造法隆寺,此寺达到日本古代木造建筑的最高峰。
1583年,丰臣秀吉将大阪城修建成地势险要的军事要塞,金刚家族是其实际组织者。
明治维新时代,金刚家族因明治天皇的“灭佛毁寺”运动而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为了度过这次因政治变化而带来的经营危机,金刚家族展现了其特有的韧性。他们果断向新的领域进军,开始从事商业建筑的建造与维修。
“二战”给金刚家族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日本国内的建筑业基本都停顿下来。金刚家族再次调头,通过制造军用木箱和棺材熬过了这一次大危机。
1955年,日本经济从复兴走向高速增长,身为第39代传人的金刚利隆抓住了这次机会,迅速拓展经营规模,由单一寺庙建筑、庭院建筑业发展成综合建筑业,将日本独特的建筑美学与水泥建筑工艺融为一体,创建了独自的建筑工艺。“金刚组”由此不断成长壮大。
不过,这家延续了1400年的家族企业在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也埋下了衰退的种子。
1990年代,日本经济遭遇严重的衰退。在1980年代购买大量土地从事建筑业的金刚组经受前所未有的考验,四处借债,摇摇欲坠。
2006年1月,无力清偿庞大负债的株式会社“金刚组”在金刚家族第40代传人金刚正和的手中出售,金刚组卖掉了除寺庙建筑之外的全部业务,重归主业。
这个全球最古老的家族企业,在1400年传承中,凝聚了一套颇为值得借鉴的传承之法。
一、选择一个稳定的行业,是延续40代的重要基础。
二、拥有高超的建筑工艺是其生存发展的核心技术。
三、金刚家族内部特有的组织管理架构独特,家族成员组成金刚组,“堂主”相当于总裁一职,金刚组内分成多个小组,约5至8人为一组,各组保持其独立性,互为竞争。小组会集中改良固有技术,接单时总部会评估各组的能力,借以决定哪一组承办工作。
四、以佛教寺庙的建造与维修作为自己的核心业务。坚持最最基本的业务对公司来说非常重要。
五、在家族企业传承最关键因素的继承人选择问题上,金刚家族勇敢地背离了日本传统文化的长子继承制。他们不采用长子继承的做法,而是选有健康心态、责任心和智慧的儿子继任。
甚至,他们也不限于儿子。
1934年,金刚组传至第37代时,世袭子孙无意经营,家族首次任命第37代嫡孙之妻挑起家族大梁。金刚家族为了延续传承还有一个诀窍,女婿进门时,他们会要求他改姓,这样即使某一代没有儿子,也不会断代。
财富、知识、技术……这些显性的资源与能力,都是很容易接班的。而最难于传承的,是企业家精神。
后继何人的五大问题
在一项对“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负责人的调查中,结果出现了两个“0”。第一个“0”,在“您是否已对自己在公司中的股权继承问题预作安排”,所有参调负责人的回答都是“没有”;第二个“0”,在“您认为公司股权继承问题是否重要”,所有人的回答都是“重要”,选择不重要的人数为0。
另一方面,家族企业的后代们也为此感到头疼欲裂。一位“富二代”坦言,自己不想接班的理由有两个:一是,企业中的中高层领导全都是长辈,他曾经以副总的身份进入公司,结果发现完全没有办法去管理。二是,在家族企业中受束缚太多,毫无自由可言。更有人放言:“做好了,人家会说我们有父辈的业绩做基础,是应该的;做得不好甚至做垮了,我们就是败家子”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担忧,中国家族企业后继何人?
- 东方红|《2025航天之夜》将周六央视开播
- 本质|绿之韵总裁劳嘉:拥抱变革,行稳致远
- 本质|双迪刘洪:共筑健康生态,跨越行业边界
- 本质|自然阳光周鲁浩:翻山越己,攀登无穷期
- 康美|广药牌灵芝孢子油亮相世界中医药大会
- ·新时代玛咖黑果枸杞压片糖果升级上市
- ·安利启动首个「真实世界研究」
- ·安发生物四川分公司11月15日开业
- ·无限极全球年会主题官宣
- ·如新家用智能扫描仪将上市
- ·太阳神益康财富峰会收官
- ·康力第一期全国私董会圆满落幕
- ·2025安惠优秀经销商表彰盛典举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