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只要把一件事情做好了,就不会亏钱
http://www.dsblog.net 2012-11-14 13:33:34
Q:就像李海鹏在第一财经周刊写专栏,觉得是在不断的重申常识,写一两年之后就不愿再写了。
韩寒:是有这样的问题,不同人之间的观点之争按理说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就像这两天美国总统又开始进行大选前的辩论。但很多时候你会发现观点之争是很难继续的,事实上我们的辩论经常到最后会升级为互相的诬陷。
我认为枫树好看、你认为柳树好看,最后会变成你昨天晚上去嫖娼了,三年前我是个小偷,这样挺没意义的。你写一篇时政文章,今天符合很多人的心理,说写得好,明天不符合那些人的想法,说你个王八蛋,怎么跟我们想的不一样?
Q:你最初是什么时候产生这样的想法?
韩寒:我从2010年到2011年的时候就已经厌烦了,因为所有的观点都已经被写过一遍了,你之后再写就是不断的重复,一个优秀的作家绝对不允许自 我重复,尤其是在很多用词、比喻上,这种杂文无非就是这些,你要写的好看,无非就是你比喻的精彩,用词更犀利,那些词会被用空的。
公知的小圈子化太可笑了
Q:你怎么看别人对你的定位,舆论领袖,公共知识分子?但现在公共知识分子似乎变得不那么正面了。
韩寒:我觉得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反复传播,如果抬高自己我们把它叫做反复启蒙,但你的受众、你的读者已经不需要了,他们已经看了你一百遍、一万遍了。
另外一个是自我的圈子化,自己也有一个圈子的概念,比如我在写这个文章(“韩三篇”),忽然之间李宇春、黄晓明也开始写了,我会说你们俩懂民主吗?就来一堆壁垒。其实这只是不同观点而已。
我们的受众普遍是关心时政、关心自由和民主的人,但有很多人事实上是完全懵懂的,那时候你需要李宇春、黄晓明,甚至你需要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因为有些地方是你永远到达不了的地方。
但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往往会产生排挤,就觉得你们说的就太可笑了,这里说的不好,那里说的不对。这样会导致很多人更不愿意说。我有一个朋友他看了昂 山的电影,觉得这片子拍的不错,但他会问我,他是一个演员、一个艺人,他说他想在微博上说一下,这个片子拍的还挺好的,但他担心这么说会不会有问题?我会 遇到什么麻烦吗?就说明大家都是很自危的。
- 2025 Partner.Co Connect 业务峰会圆满结束
- 如何区别直销与传销?这份宣传手册请收好
- 《益生菌食品活菌率分级规范》团标修订立项
- 三八妇乐志愿者红色筑梦之旅正式拉开帷幕
- 东阿阿胶最新研发成果在国际期刊封底发表


- ·太阳神市场火力全开
- ·艾多美计划收购韩国第一日化品牌
- ·和无限极养固健一起探寻东方美
- ·美乐家中国区总裁获评上海市劳动模范
- ·康宝莱奶昔获创新固体饮料奖
- ·安惠2025俄罗斯尊享之旅启航
- ·高宇离职 金天国际送祝福
- ·安利(中国)美好生活节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