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blog.net 资讯 » 业界新闻 » 康宝莱反击做空报告 回购9.5亿美元公司股票

康宝莱反击做空报告 回购9.5亿美元公司股票

http://www.dsblog.net 2013-01-21 10:09:05


  直销VS传销
  阿克曼做空康宝莱的最大依据是:“康宝莱是一家没有实质性产品销售的金字塔公司,即传销公司”。但迈克尔在反驳中特别提到了“营养俱乐部”,它是由经销商自主经营的销售网点,也是康宝莱在全球推广的特色销售模式。
  在北京朝阳区的一个小区里,诸葛升及其同伴经营着一家营养俱乐部:不到15平的一层房间里,有附近的白领在选购营养餐替代晚餐,希望能控制体重;还有并非康宝莱顾客的社区阿姨在聊天。在这个小店里有半面墙的照片,显示在此食用康宝莱产品的消费者前后体重的变化,在场6位康宝莱直销人员都被包含在内,其中包括店主诸葛升的妻子刘玲。她在与诸葛升加入康宝莱之前,食用其产品后瘦身5公斤。
  此外,在场的销售人员都是这家“营养俱乐部”的股东。诸葛升告诉记者,这家成立于2012年7月份的小店已经实现盈利。
  “我就是觉得(康宝莱)产品效果好,才开始做康宝莱的。之前其实我就是一名消费者。”另外一名直销人员说。这名销售人员当过兵,还曾在地产公司服务十年。他坦言,辞职来做康宝莱的经销商,父母曾经非常反对,认为是“传销,不务正业”。但他觉得,“我看得肯定比老家的父母远。保健品行业会有前途的。”
  “数万计(指康宝莱中国销售队伍)的营销队伍出现个别不合规的行为不是没有可能,但个人行为和公司行为应该加以区分。”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刘宇刚说。
  目前,康宝莱全球共有3万多家营养俱乐部,其中中国有2000多家。其销售的体重管理系列产品支撑了康宝莱90%以上的销售额。
  刘宇刚认为,直销企业之所以会被说是传销首先是因为在普通老百姓心里,“直销”与“传销”两个概念常被混淆。他说,直销作为合法正当的营销手段,和传销在盈利模式、运作方式和内部组织方面其实都有本质的不同。传销公司没有产品和实质性的销售,是靠不断吸引新人加入、收取“人头费”来维持运营的。
  在北京的这家营养俱乐部,店家表示,要想成为经销商,理所当然要购买康宝莱的产品用于推广和销售,但是无需支付“人头费”,产品也可以退货。这种说法也得到了康宝莱中国方面的肯定。
  阿克曼质疑康宝莱的另一依据是,保健品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康宝莱的产品价格并不比竞争对手低、也没有斥巨资做广告或者研发,只是依靠出售产品来实现目前的业绩是“不可能的”。然而,本报记者采访的观察人士提到,康宝莱在2011年全球得到了54亿美元的销售额,而另一直销巨头安利公布的数据显示,他们拥有超过100亿美元的业绩。
  此外,阿克曼的报告中还质疑康宝莱的研发投入。对此,康宝莱产品质量监督官弗兰克则透露,康宝莱每年均投入4400万美元用于产品研发。弗兰克是前FDA(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的饮食补充计划部门的董事。
  “如果我们不是一家合法公司,我们究竟为什么会投资数以亿计美元的经费,并且承诺投资数百万美元用以产品和生产设施的建设?”康宝莱的电话会议上,康宝莱国际总裁戴思哲这样反问。


  康宝莱在中国
  事实上,这并不是直销行业第一次被质疑。2012年12月,美国保健品企业如新集团因做空机构香橼研究所发出的报告,在近两个月内股票下跌超过25%。因为与如新具有类似的直销模式,安利和康宝莱都被该报告点名。
  然而,在遭受质疑的同时,康宝莱的业绩却一直在增长。据康宝莱方面预发布的未经审计的最新财报显示,预计当季收入会有20%左右的增长,每股净利业绩会在1.02美元到1.05美元之间,好于去年同期的每股86美分净利结果。

来源:经济观察报
相关报道
最新评论(共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登陆后即可发表评论哟!请输入您的: 博客名     密码 新博客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