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高格调 突出个性 仍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http://www.dsblog.net 2006-08-21 10:57:59
在姜昆住的第11层楼道里,墙壁上到处都是孩子们划的“姜昆”、“姜昆叔叔”的字迹,这种稚气的崇拜方式实在令人忍俊不禁。姜昆住着一套一间半的单元,从他家窗户望出去,视野十分开阔,我们的谈话也毫无拘束地展开了。
“我从小就爱好文艺,唱歌、乐器、话剧都喜欢,但是真正爱上相声,还是在1974年冬天。”那时,他在黑龙江建设兵团的一个宣传队里。一天,他和几个战友乘火车到佳木斯看了一场相声晚会,其中郝爱民、李文华的演出特别吸引了他。姜昆边听边记,把几段相声都记了下来。当晚,他们蹲在火车站候车室过夜,在噼啪作响的火炉旁边,姜昆立下了终身的志愿——说相声。
1976年9月,姜昆回到北京,考入中央广播说唱团。那时他已经26岁了。为了尽快尽早地闯出自己的路子,他决心“尥着蹦儿干,踢响头几脚”。1977年初,新婚才13天的姜昆就随团到了湖南桃源县深人生活。在那里听到、看到许多动人的事情,譬如一个“三八”女队长为了工作而3次推迟婚期;还有一个姑娘搞水利长时间在隧道里,头发都变白了,出来休息一段又继续进洞……在马季同志手把手的帮助下,他写出了热情歌颂新人新事的相声《迎春花开》。为此,他连春节也没回家,在给妻子的信中,他写道“……我的处女作就是我们结合后的第一个生命。”
随后他又写了《喜事》、《红色园丁》等以歌颂新人新事为主题的相声,然而他并不满足。一天,在照相馆里,照相师向他谈起了十年动乱中在照相馆里发生的种种可笑的事,这像一颗火星点燃了他思想的火花,也使他想起了自己的遭遇。文化革命中,他和弟弟去收购站卖兔子。每个卖废品的人都要接受审查。“什么出身?”“工人。”“红五类,收!”“什么出身?”“地主。”“混蛋,不收。”“什么出身?”问到姜昆了。“我爸是老师。”他弟弟答道。“半拉混蛋,收。”……
“时过境迁,回首往事,当时是怎样一种盲目状态啊!这些都激发了我创作《如此照相》的灵感,我要鞭挞这些极左的东西。”《如此照相》的演出,引起了极大反响,这是姜昆在事业上迈出的很关键的一步。
为了开拓更广阔的题材,姜昆于1978年10月随团来到新疆,正巧赶上了盛大的“库尔班节”庆祝活动,他参加了少数民族的婚礼和“阿肯弹唱会”。阿肯,是哈萨克族“歌手”之意。歌手们云集一堂,唱起了“人民公社是桥梁,共产主义是天堂”等许多50年代的歌子。当他们欢迎北京客人祝辞时,姜昆站起来说:“我听说歌声是哈萨克族人民的翅膀,我希望听到你们歌颂丰富的生活,歌唱美好的爱情……”说到这里,姜昆发现许多老歌手的脸上都焕发出了青春。“行吗?让唱吗?”“让唱!”在浓浓的莫合烟雾中,四五对阿肯唱起了情歌。那次,姜昆一下就搜集了一大本民歌。后来,他以此为素材写出了脍炙人口的《诗、歌与爱情》。
4年多来,姜昆的路子越走越宽,他创作并演出的40多段相声全部是现实题材,触及了广泛的社会问题,受到观众的热情赞扬。
姜昆并不满足:“观众对艺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不能用低级庸俗的东西去迎合少数人。坚持高格调,突出个性,仍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我从小就爱好文艺,唱歌、乐器、话剧都喜欢,但是真正爱上相声,还是在1974年冬天。”那时,他在黑龙江建设兵团的一个宣传队里。一天,他和几个战友乘火车到佳木斯看了一场相声晚会,其中郝爱民、李文华的演出特别吸引了他。姜昆边听边记,把几段相声都记了下来。当晚,他们蹲在火车站候车室过夜,在噼啪作响的火炉旁边,姜昆立下了终身的志愿——说相声。
1976年9月,姜昆回到北京,考入中央广播说唱团。那时他已经26岁了。为了尽快尽早地闯出自己的路子,他决心“尥着蹦儿干,踢响头几脚”。1977年初,新婚才13天的姜昆就随团到了湖南桃源县深人生活。在那里听到、看到许多动人的事情,譬如一个“三八”女队长为了工作而3次推迟婚期;还有一个姑娘搞水利长时间在隧道里,头发都变白了,出来休息一段又继续进洞……在马季同志手把手的帮助下,他写出了热情歌颂新人新事的相声《迎春花开》。为此,他连春节也没回家,在给妻子的信中,他写道“……我的处女作就是我们结合后的第一个生命。”
随后他又写了《喜事》、《红色园丁》等以歌颂新人新事为主题的相声,然而他并不满足。一天,在照相馆里,照相师向他谈起了十年动乱中在照相馆里发生的种种可笑的事,这像一颗火星点燃了他思想的火花,也使他想起了自己的遭遇。文化革命中,他和弟弟去收购站卖兔子。每个卖废品的人都要接受审查。“什么出身?”“工人。”“红五类,收!”“什么出身?”“地主。”“混蛋,不收。”“什么出身?”问到姜昆了。“我爸是老师。”他弟弟答道。“半拉混蛋,收。”……
“时过境迁,回首往事,当时是怎样一种盲目状态啊!这些都激发了我创作《如此照相》的灵感,我要鞭挞这些极左的东西。”《如此照相》的演出,引起了极大反响,这是姜昆在事业上迈出的很关键的一步。
为了开拓更广阔的题材,姜昆于1978年10月随团来到新疆,正巧赶上了盛大的“库尔班节”庆祝活动,他参加了少数民族的婚礼和“阿肯弹唱会”。阿肯,是哈萨克族“歌手”之意。歌手们云集一堂,唱起了“人民公社是桥梁,共产主义是天堂”等许多50年代的歌子。当他们欢迎北京客人祝辞时,姜昆站起来说:“我听说歌声是哈萨克族人民的翅膀,我希望听到你们歌颂丰富的生活,歌唱美好的爱情……”说到这里,姜昆发现许多老歌手的脸上都焕发出了青春。“行吗?让唱吗?”“让唱!”在浓浓的莫合烟雾中,四五对阿肯唱起了情歌。那次,姜昆一下就搜集了一大本民歌。后来,他以此为素材写出了脍炙人口的《诗、歌与爱情》。
4年多来,姜昆的路子越走越宽,他创作并演出的40多段相声全部是现实题材,触及了广泛的社会问题,受到观众的热情赞扬。
姜昆并不满足:“观众对艺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不能用低级庸俗的东西去迎合少数人。坚持高格调,突出个性,仍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
1
>>
来源:苏州网校
相关报道
- 浏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走访绿之韵慰问劳模
- 中保协严正声明:有人冒用协会名义开展活动
- 30年健康之光 宝健凭啥成健康产业标杆?
- 北京市场监管局领导一行莅临新时代公司调研
- 7月|康美时代发经销商网络低价销售处罚公告


dsblog.net推荐
- ·天狮【八新八全】战略发布
- ·安利亮相2025中国净水行业博士论坛
- ·国医大师施杞与春芝堂的骨健康守护之路
- ·USANA跨境购平台暂停服务
- ·三生专访|鲁可发:谁说60后来不及
- ·【越健康•悦完美】走进福建赋能八闽大地
- ·康宝莱两款产品分获两项大奖
- ·美容化妆品领域 安然再添两项耀眼勋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