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blog.net 资讯 » 企业动态 » “美丽经济”全面觉醒 化妆品国货崛起正当时

“美丽经济”全面觉醒 化妆品国货崛起正当时

http://www.dsblog.net 2018-05-22 14:09:52

  由于高壁垒的存在行业进入存量竞争期

  化妆品行业存在品牌、营销、人才、研发四大壁垒,新进入者想要入行,既需要长时间的沉淀,也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但从2017年以来,产业资本的融合愈趋理性,因此,未来主要还是存量企业之间的竞争。据不完全统计,在2007年至2017年的10年间,中国化妆品行业共发生了394起与资本相关的事件,其中融资、收购为资本关注热点。

  由于行业高壁垒的存在,且资本回归理性,我们认为新进入者威胁较小,未来的竞争主要发生在存量企业之间,行业进入存量竞争、优胜劣汰时代。对本土企业而言,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其能否在与外资品牌的角逐中占据上风。

 

  品牌:消费者品牌偏好转变本土化妆品蓄力发展

  国际巨头化妆品公司拥有更为成熟、完善的产品线,基本实现全跨越式发展。以资生堂为例,其产品类型囊括护肤品、彩妆、洗护类,其中护肤品、彩妆按价位和消费人群定位的不同,分为顶级、一线、二线、三线品牌,品牌差异化战略成熟,形成了阶梯型分布的多维布局。而国内老牌日化厂商如上海家化,虽然已经初步形成类似布局,品牌阶梯却还不够丰富。其他化妆品企业,如上海百雀羚、伽蓝集团等,多品牌并线发展,但仅初步形成集团化规模,且品类多为护肤品,在彩妆品牌培养上后继乏力。

  此外,本土企业多深耕大众品牌,中低端产品相对占优,而高端品牌的培育仍为本土企业的短板,目前能与外资高端产品一较高下的仅有上海家化旗下的佰草集。考虑到高端产品的研发非一朝一夕之事,未来几年内,本土品牌还是以中低端为主,但在高端偏好趋势加剧的背景下将逐步发展高端线。

 

  数字化营销助力国产化妆品腾飞

  数字化生态圈的扩大及丰富深深地影响着化妆品行业。化妆品行业历来是广告业贡献大户,中国消费者和广告媒体的演变深刻影响着化妆品行业。一方面,中国互联网三巨头BAT建立了丰富的数字化生态圈,且正在不断拓展延伸其边界。支付宝和微信这类超级APP也进一步重构了消费者的习惯和观念,在日化零售用品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另一方面,中国大量的年轻化网民为品牌的数字化营销创造了条件。根据麦肯锡统计,2016年中国互联网用户达到了7.31亿,超过了欧盟和美国网民的总和。乘着电商革命的东风,中国的数字化转型进行得如火如荼,未来国产品牌将继续借此加速品牌建设,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

  本土品牌加大广告宣传力度,借力数字化营销焕发活力。长期以来,国内品牌在营销实力上处于弱势,但在韩国化妆品企业通过成功营销切入中国市场的启发下,本土品牌开始重视广告宣传投入。以各公司2017年广告宣传费用占营收比例看,上海家化在品牌宣传上的投入比例为31.08%,已经超过国际化妆品巨头欧莱雅公司,珀莱雅、御家汇、丸美相对略低。诸如百雀羚、美加净等经典老品牌,都利用时间沉淀下的群众基础和信任,借助数字化营销成功实现“返老还童”,重新回到主流消费人群的视野中。纵观行业整体,本土公司普遍重视营销的促进作用,随着竞争日趋激烈,预计整体投入比例将维持高位或者继续上升。

  线上业务飞速发展也为本土企业的品牌建设添砖加瓦。在电视等传统媒体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的时期,外资化妆品企业凭借雄厚的广告投入占据宣传制高点,而互联网等新媒体则给予国产品牌更多的曝光机会。随着电商的发展,网络成为化妆品品牌营销的新战场。线上宣传的覆盖面广,在投入同等的条件下可以辐射到更多的潜在用户,其无边界的特性从长期来看将会降低国内品牌的营销成本,同时,借用线上社群特性可以打造口碑从而与国际品牌直接抗衡。因此,在化妆品电商渠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内品牌的劣势将被弱化,市场地位将会快速提升。

来源:上海证券报
相关报道
最新评论(共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登陆后即可发表评论哟!请输入您的: 博客名     密码 新博客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