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牛”退场将把中国功能饮料市场牵向何方?
http://www.dsblog.net 2018-11-26 10:26:15
2018年深秋,一场关于一个价值500亿元的品牌资产争夺战进入了最后关头。
正如其商标形象上两头相互顶撞的红色印度野牛一样,围绕在泰国华商许氏家族和严彬之间,有关中国红牛商标品牌所有权、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的特许经营期限等一系列争议再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10月31日,许氏家族在声明中称,收到了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于2018年10月26日作出的最终裁定。该项裁定显示,根据各方确认有法律约束力的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1998年合资合同》、合资章程以及合资公司历次取得的批准证书和营业执照,仲裁庭认定合资公司的经营期限为20年。
该项裁定还显示,根据合资公司合同和章程中关于经营年限连续计算(合资公司在北京市重新注册之前于深圳市的存续期间,即1995年至1998年三年间)的约定,合资期限本应于2015年12月25日届满,即合资期限应从合资公司最初在深圳设立时即1995年12月25日起算。
但由于合资公司工作人员失误,未将合资公司在深圳市的存续期间纳入合资公司经营期间,导致1998年营业执照将经营期限届满日写为2018年9月29日。由于合资公司向北京工商局提出错误申请所导致的该等后果应由合资公司及其投资者自行承担,仲裁庭认定合资经营期限于2018年9月29日届满。
许氏家族方面还进一步表示,根据中国法律的规定,合资公司应当立即清算并停止一切清算以外的经营活动。许氏家族方面也已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合资公司强制清算诉讼。可合资公司方面却在随后发表声明强调其并未收到北京市第一人民法院送达的任何关于泰国红牛或英特生物的清算申请书,且其向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提交的营业期限延期申请正在审批过程中。
属于红牛的时代
抛开许、严两家“罗生门”般的利益纠葛和争斗,其实红牛在中国的这些年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虽然红牛在中国未曾上市,也不主动公布销售业绩,但透过为红牛提供包装产品服务的“小兄弟”奥瑞金公司的业绩,完全可以倒推红牛在中国的生意有多火。1995年红牛进入中国以来,奥瑞金就与红牛达成了稳定合作,在2004年之前奥瑞金更是红牛罐唯一供应商。根据奥瑞金给出的数据,其在2005年为红牛提供的包装产品数额为3亿罐,6年后这一数字涨了6倍。强劲的需求令奥瑞金不断扩大生产基地和生产规模,在其为红牛服务了18年后,奥瑞金上市了。
另一方面,伴随着“渴了、累了,就喝红牛”“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等广告词,红牛在中国的销量持续攀升,并经常占据着国内饮料单品销量冠军,将中国功能饮料带向了辉煌时代。在巅峰期间,其年销售收入高达230.7亿元,市场份额逼近80%。在2018年春季的一次会议上,中国饮料工业协会有负责人曾提及,20多年来,中国红牛产品累计产量超800万吨,累计销售额1453亿元,上缴税金总额210亿元。
不仅如此,红牛的成功带动了功能饮料市场这块大蛋糕。近些年,诸如东鹏特饮、乐虎、启力、日加满等一批国产品牌也逐渐加入了“抢食”的队伍。只可惜,国产品牌虽多,却没有一个品牌能够企及红牛的影响力和市场地位。
- 功能饮料将回归基础营养 健康成市场核心诉求
- 功能饮料市场呈“三足鼎立” 几家欢喜几家愁
- 全民健康运动热潮 功能饮料市场进下半场之争
- 红牛面临生死劫 国内功能饮料市场竞争白热化
- 饮料市场:碳酸饮料落寞 功能饮料成潜力股


- ·十问火爆直销圈的羊奶粉
- ·康宝莱与减重大咖相约人民网
- ·双迪:传递大爱,温暖世界
- ·USANA全球菁英杰出成长之旅收官
- ·安利携北京卫视养生堂推出情景科普剧
- ·天狮李金元率队践行绿色使命
- ·无限极2025希望之旅即将扬帆起航
- ·太阳神Apollo丰盈护发洗发露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