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治友德国医大师说养生:乐观心态 精神调养
http://www.dsblog.net 2020-11-10 09:39:32

和治友德公司全球健康推广顾问、国医大师张大宁教授在前篇已论及,肾是人体生命之本,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在整个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精神调养则是养肾益肾的重要环节。
本篇,张大宁大师将从保持情绪平和、陶冶情操、乐观情绪,精神调整等方面,讲解如何通过积极开朗的情志活动,通过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来达到“养肾护肾、防病长寿”的目的。
七情与身体健康
中医将人的精神、情绪变化概括为“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黄帝内经》原本提出的是“喜、怒、忧、思、悲、恐、惊、畏”八种情绪,后世认为“恐与畏同类”,故成为今日“七情”之说。七情大致概括了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本能反映和表现的基本情绪,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反应。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情志活动,是以脏腑中的气血阴阳精气为物质基础的,七情与五脏有着直接的、密切的关系,《素问·天元纪大论》指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正常的七情,并不致病,但突然的、强烈的,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则会超出一个人能适应的能力或耐受程度,则会导致脏腑经络的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失常,从而使人体阴阳失去平衡协调,成为致病因素,中医称为“内伤七情”,属于致病因素中的“内因”。

尽管中医学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五志伤五脏”的说法,但历代医家大都认为“五志过度皆可伤肾”,均可影响人体体内气机升降、血运畅通和肾中精气的旺盛,从而使肾脏致病。所以保持情绪的平和,注意精神的调养,是肾的保健、养生防病,乃至长寿的重要一环。
- 和治友德| 世界糖尿病日:科学控糖拥抱健康
- 和治友德:冬季慢病防治 牢记以下建议
- 和治友德|立冬:宜食三果三菜 防避三病五寒
- 和治友德受邀参加“中泰直销行业交流会”
- 和治友德参加2025渠道经济高峰论坛获荣誉
- ·新时代玛咖黑果枸杞压片糖果升级上市
- ·安利启动首个「真实世界研究」
- ·安发生物四川分公司11月15日开业
- ·无限极全球年会主题官宣
- ·如新家用智能扫描仪将上市
- ·太阳神益康财富峰会收官
- ·康力第一期全国私董会圆满落幕
- ·2025安惠优秀经销商表彰盛典举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