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良莠不齐 对“第三方培训机构”的反思
http://www.dsblog.net 2007-12-06 11:16:38
缺乏行业评判标准和行业监管
我们称培训也是教育,而教育的前提条件是有一定的思想和价值观作指导的。但现行的部分行销技巧培训,对直销员所灌输的方法已近妖术。完全与先进的直销宗旨相违背,与先进的直销文化相违背。
归纳起来,目前直销行业的培训市场存在着这样几个突出的问题。
一、产品无标准
不管什么样的培训产品都可以进入市场销售。它的问题有三个方面:
一是产品同质化,二是内容空心化,三是技巧诱导化。特别是第三条,这将导致西方的一些不良思想意识冲洗直销员原本善良纯正的头脑,使诚信经营成为空谈。
例如在技巧营销方面,对如何进行销售促成的培训,其诱导方式已接近心理催眠的程度,虽然直销员一时得以促成,能够把客户“拿下”、“搞定”或“征服”掉,却给客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引起退货、投诉事件的发生,这本身就是对我们以仁爱和互助为基础、先进的直销文化理念的背弃。
二、宣传无标准
在广告推广过程中对课程和讲师进行过度的包装与炒作,而课程内容本身却除了新奇的概念、空洞的说教外,对直销员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最终受伤害的还是直销业务员的根本利益,反过来也毒化了培训市场的良好环境。
中国的直销业,讲师人才稀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这种讲师人才稀缺的状况对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影响。有的讲师讲过几堂课就自称是某某领域的专家;有的听过一节课,拿到一纸结业证书就号称是XX注册专家,甚至XX国际注册企业教练;参加几次培训班就标榜MBA、EMBA云云。大肆的包装炒作这一点不但被刚出道的讲师所追捧,就连目前国内很有名气的培训讲师也对此甚为看重。
讲师的品牌不是炒出来的,更多的是做出来的。讲师的个人品牌不是人为设计的形象,或者绚丽的包装、时髦的口号,或者以虚饰掩盖真实的本质。适宜的包装炒作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过了火,与实际的课程质量偏离的太多,与客户的期望值反差过大,一阵虚伪的光环之后,我想最后被冷落、失落的还是培训师自己。
三、收费无标准
许多第三方培训机构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赢利,因此收费高昂,致使绝大多数直销业务员无力参加。
例如有这样一个大型培训会:两天收费4000元,还不算来去的交通费。媒体广告却说这是倾情回报社会的折让价,非常超值。还用一些蛊惑人心的语言进行大肆炒作。
由于直销培训市场存在着以上“三无行为”,现在许多直销员已经开始拒绝参加这种高消费的第三方培训,第三方培训机构业务开始出现减少就是一个明证。
目前,对于什么是好的第三方培训,除了接受过很多培训的人经验总结外,并没有其他权威评判标准;另外,对于培训机构,一个独立的行政监管部门来规范教育培训行为,引导主流行销思想意识也是当务之急。
(作者系源泉企业管理咨询培训公司总经理)
- 和治友德|国际劳动节:健康小长假 快乐过五一
- “有助于维持关节健康”拟纳入保健功能目录
- 关于防范聚集式传销和涉老虚假宣传提醒通知
- 施秉县市场监管局开展打击传销宣传活动
- 平潭市监局征集线索 加强涉老保健品监管


- ·2025保健食品政策法规密集落地
- ·沃德绿世界深化全球布局
- ·太阳神通报冻结4月违规账号
- ·双迪桃花公司与守正电商团队正式签约
- ·小程序不到半数直企在玩
- ·康美时代第一季度市场违纪整治通报
- ·《完美(中国)2024可持续发展报告》发布
- ·三生付爱清:从三尺柜台到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