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直企看重中国市场 灵活调整发展预期
http://www.dsblog.net 2009-02-24 08:50:44
杲占强对本报记者说,在改革开放初期,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主要是将产品运到中国进行销售,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都属于这个阶段。1992年到2002年左右,跨国公司开始将简单技术引进中国,但中国市场仍没有引起太多注意,待遇自然也不同,比如汽车公司在中国投放的车型就与欧美有很大不同。
“2003年后,跨国公司开始将大量技术引入中国。跨国公司集团化趋势明显。”此时中国消费结构也在发生转型,耐用消费品市场让人看到更大的希望,中国市场消费能力也大大提升。中国市场在跨国公司高管们的心中的重要性开始提升,进入中国较早的企业开始慢慢“收割”自己的中国生意。
耐迪贤对本报记者说,根据美国商会的研究,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前1至5年内,利润率普遍低于其他国家,但对于那些在中国运营5年以上的跨国公司,就会发现其利润率与投资在其他国家是处于同一个水平的。
目前,全球消费信心受到打击。据尼尔森的调查,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下挫至历史最低位,居全球平均水平之下,欧洲消费者信心指数遭遇同比最大跌幅。可中国消费者信心却略有提升,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这意味着,中国市场有着更强大的吸引力。UPS称,虽然在过去几个月时间里,也经历了全球经济下滑的影响,然而随着上海国际转运中心启用和深圳亚洲转运中心的破土动工,UPS依然视中国为首要战略市场,并将继续对这一市场进行投资。具体而言,在2009年,UPS将进一步扩大这一市场的网络和贸易通道。
TESCO虽然了解到中国在金融危机中所受的影响,但认为基本面没有变,所以其对中国市场的发展持乐观态度。
雀巢集团首席执行官薄凯对新兴市场持乐观态度。他表示,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将是雀巢未来重点开拓的市场。据了解,目前雀巢有1/3的产品在发展中国家销售,2008年前9个月雀巢在发展中国家的销售增长率达到了17%,而在发达国家只有5%~6%。
丹麦在华最大投资企业之一诺维信公司公开表示,其在中国投资不会改变。此前英特尔公司已宣布了一系列在华投资计划。飞利浦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柯慈雷宣布,飞利浦越来越多地将资源投向创新和市场营销,而且是那些具有高增长潜力的市场。这意味着飞利浦提高了在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等国家的预算投入。
昨天,飞利浦公布了其2008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其绿色产品占销售总额的比例从20%增长到25%,并计划在中、印等国建回收系统。
面对经济衰退,“很多跨国公司都在面临挑战,比如成本和价格,因此中国、印度更有可能成为其制造基地。”耐迪贤对本报记者说。
不过他认为,长期来看,跨国公司不可能在中国增加太多投资。例如在金融和汽车行业,经济衰退让其希望减少现金支出,而中国市场与本国市场相比还是较小,因此可能首先考虑稳固母国市场,而压缩对中国的投资。
战略调整
与此同时,也有部分跨国公司灵活调整在华发展预期。
“2009年是全球在金融危机发生后开始应对的第一年,目前发展趋势尚不明朗。中外运敦豪对于业务情况的预期也将随经济形势变化而进行调整。”
而从全球角度来看,跨国公司的投资布局也在根据现实情况进行变化。
过去几年中,影响投资的因素很多,汇率、油价、大宗商品、运输成本等因素都会影响跨国公司重新考虑全球布局。跨国公司也确实根据波动情况在不断调整其战略布局。
毋庸置疑的是,中国市场在这场战略布局调整中,普遍被放到比较重要的位置。
“我们看到很多公司把能做真正决策的人放到中国市场。”耐迪贤对本报记者说。目前,跨国公司全球经营网络的核心组成部分开始陆续向中国转移。摩托罗拉、GE、沃尔玛等众多跨国公司近年来纷纷将制造中心、研发中心,甚至运营中心、全球采购中心转移或设立在北京、上海等地。IBM公司把中国市场定位成其全球创新中心,在华设立IBM中国研究院、IBM中国开发中心、IBM中国创新中心、IBM中国系统中心和IBM商业价值研究院。
而且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将亚洲总部放到了北京和上海,而非香港和新加坡;同时,跨国公司也更加重视人才的本地化,在一些重要的管理岗位上起用本地人才。
“这会是一种趋势。”耐迪贤认为,“真正作出决策的领导层应该是熟悉本地市场、扎根于本地市场的领导者。”
此外,跨国公司在华的市场战略也在发生改变: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延伸。与此相反,本土企业则正由二、三线城市向一线城市延伸,二者将发生激烈的竞争。
西门子公开表示,今年其业务重点将继续集中向农村地区发展,将加大对适合中国农村地区的技术和解决方案的投入。
耐迪贤对此问题感受深刻,“很多本地客户和跨国公司都希望解决此问题。”
这种本地化的趋势要求跨国公司对其战略进行调整,第一在各级城市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第二,产品的本地化,这要求对本地需求有更深的理解。第三,成本结构的调整。
杲占强对本报记者说,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了解在加深,与地方政府关系的处理也越来越老到和“中国化”,在产品设计上也开始有不错的成绩。例如一家跨国手机企业就开发出一款针对乡镇市场的产品,因为它们发现乡镇市场消费者不需要太大电话本容量,因为其联系人不会很多,可由于照明条件限制,要求有更强的背光性能。一家建筑机械巨头也总结出自己的经验,中国二、三线市场客户对机械使用年限要求较低,可要求容量够大,而且有自动化功能,他们据此设计出的产品成本较低且受欢迎。
耐迪贤认为,未来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竞争最激烈的部分可能出现在中端市场,跨国公司需要在本地化上下工夫。
- 全民共筑健康基石 安利纽崔莱助力健康行动
- 安利赴约2025进博会 与中国机遇同行
- 安利(中国)重庆分公司临时搬迁通告!
- 安利:大健康社群助力公众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 聚焦“骨关肌” 安利亮相中国特殊食品大会
- ·安利赴约2025进博会
- ·荣格云·健康巡检公益行走进商洛
- ·康宝莱Pro2col Beta1首秀
- ·三生2025年度盛典有多吸睛?
- ·无限极养固健×萃雅获国际大奖
- ·USANA葆婴再访天通苑社区
- ·双迪合规筑基获“金号角年度荣誉”
- ·永春堂荣获“GDS年度卓越企业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