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blog.net 资讯 » 业界新闻 » Costco模式只是中国会员电商制度的垫脚石

Costco模式只是中国会员电商制度的垫脚石

http://www.dsblog.net 2019-09-05 11:12:46

  同样的香水Costco399…….

 

 

  五粮液(138.310, 0.00, 0.00%)919元限购一瓶,已经调价到1069,但是天猫超市1399,袋装烤鸡首次开业39,第二天烤鸡反而变成29.5。
  总之非食品类百货商品价格低于市场价的30%以上,食品类则能低10%到20%,奢侈品、电器、手表等价格都低不少。
  能保持价格优势的那些基本都是大品牌或者洋货,鉴于和那些供应商的全球多年合作关系,依然可以拿到最优价格,但是tax和汇率等问题,还有正在崛起的中国国货也对这些洋货形成小的冲击。
  而在上海开业当天,虽然形成人山人海的阵仗,但其实并不是一件好事,排队长,无车位,嘈杂拥挤的环境大大降低了客户体验,甚至不到半天,东西都买不到了。这其实已经造成了品牌伤害,Costco的用户人群定位是有车的中产阶级,中产不喜欢这种环境,此次开业虽然人多,但其实对真正的客户体验相当不好。
  目前Costco的平价五粮液、茅台、爱马仕卖完后,第一波薅不到羊毛的已经开始排队退会员卡了。这些人有的是觉得商品没有那么「便宜」,有的是买到想要的东西了退卡,还有的是体验感不好退掉。
  在我看来,有人排队退会员是好事,这意味着真正的会员后期可以享受更好的环境。
  一时的产品脱销,顾客反应不好,不能作为看空长期依据判断,因为这些是「good trouble」(有生意才能带来的麻烦),如果后期能解决这些问题,就都将不是问题。
  之前有听过一个说法,在美国有Costco的地区都是中产住的地方,有沃尔玛的地方是穷人住的地方,一部分非目标客户退卡本身不是一件坏事。在Costco买东西无理由退货本身就非常考验人性,会员费也是一个基本门槛,车也是一个基本门槛,不相干的人少了,Costco才能有一个正常的舒适的购物环境。大众点评有人评论说,人太多,缓缓再去。
  在美国由于地广人稀,大部分地区出门不久即高速公路,没车不行,都已经养成了一两周一次出门采购的习惯,或者去沃尔玛或者去Costco,也因为这些地方批量采购实在便宜。(美国小镇有便利店),著名作家王朔就形象描述过自己在美国的日子,每月必开车去一次超市,然后买一堆补给回家,月底必然一顿杂料面中结束,然后再去超市。
  中国国情和美国不一样,我们人口密度大,现状是线上零售发达,国人能网上解决就网上,出门就是便利店,小超市,替代品众多,还会比价,有多少人能坚持一两周去一次呢?我想必须满足两点条件,其一是长期追求性价比,过日子的人。二是Costco的商品要真的便宜,长期便宜,长期比线上便宜。
  长期追求性价比过日子,又有车的中产,符合这个条件其实并不难,大环境来看,钱越来越不好赚,精明算计的大有人在,不然拼多多也不会崛起,再有钱的人也不是傻子,能省就是赚到,雷军和他的高管们还不是一下飞机就去Costco购物吗?
  至于开车去郊区会不会造成体验不好的问题,有人喜欢在家宅十年不出门,就有人喜欢周末开车出去逛买吃,我不认为线上零售发达就能完全取代线下。据赢商大数据,Costco上海店周边1公里有西花园等73个住宅区、91个写字楼。
  针对不出门的人,在美国, Costco 在 2017年推出两日送达的 Costco Grocery 和与 Instacart 合作的当日送达的电商配送到家服务。在中国应当也会有类似措施。我之前说过,能解决的good trouble都不是问题。
  至于有人说,中国家庭现在比较小,更适合外卖和小袋包装,确实我们有2亿的单身狗,但是我们还有很多二胎家庭。零售是区域的,某地区人口密度大,会员可以覆盖一家店就足矣。
  说了那么多,总之Costco的模式我很看好,但我还是不看好他在中国,毕竟这里是中国,存在特殊国情。那么多知名品牌接连败退,哪里是因为战斗力不足,分明是主场的游戏规则变了,都觉得自己是特殊的那个,可以逆天改命,前仆后继的来送人头。
  Costco的会员制教育了中国用户,但中国企业会更受益
  其实除了麦德龙、山姆大叔和Costco,会员制已经慢慢在国内电商里扎根了。

来源:海豚智库
相关报道
最新评论(共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登陆后即可发表评论哟!请输入您的: 博客名     密码 新博客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