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blog.net 资讯 » 业界新闻 » 【典型案例分析】直销巨头如新公司 蝶变

【典型案例分析】直销巨头如新公司 蝶变

http://www.dsblog.net 2008-01-03 10:47:20


  如新(中国)还要面对持续了几年的10亿元销售额如何突破的问题。范家辉已经在媒体面前发下豪言壮语:未来5年,如新(中国)会有一个10倍的成长。虽然他所说的这个预期是在3年后实现,但面对某家总是以挖如新寰宇领袖为目标,目前营业额已达20亿元的公司,如新表现了自己运筹帷幄的决心。
  那些坚持正规经营的如新经销商们,在专卖店被关闭,展业便利性大大降低的情况下,纷纷对于“新政”表示了支持,他们觉得这些举措有助于对如新(中国)前4年沉淀下来的“陋习”进行改造,而且也很期待新的体验店所带来的效果。
  这里有一些声音:“很多坚持做如新的人,对于公司的产品都有着百分之百的信心,有了体验馆之后,如新的优质产品能够让更多消费者看到、体验到,对于我们的工作开展是事半功倍”。“现在公司的决定,不是高层拍脑袋的结果,而是综合市场意见所得到的,体现的是全体经销商的想法”……
  在这些支持的声音之下,也许我们也有理由对于如新(中国)宽容一点。安利在进入中国这10几年的时间里已经经历过无数次“停”与“改”,其中也不乏惊心动魄、伤筋动骨的变革,而目前如新(中国)是第一次面对这样的大变革,不管能否成功过渡,都是必须付出的“成长代价”。

  且行且珍惜
  记者一直认为,安利、如新等公司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直销前五强,都是因为企业看的是长线,并有着永续经营的决心。

  虽然如新(中国)近几年业绩不景,但今年7月贺楚门访华的时候仍表示如新企业集团会对如新(中国)加大投入,不求短期回报。有了老板的这种声援,应该就是对如新(中国)新领导班子最大的肯定。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甚至于整个2008年,如新(中国)要忙的事情也不可谓不多。首先要控制住内部员工流失的态势,其次要加强销售员工的培训和审核。最重要的是,拿到北京跟广东地区的直销牌照之后,如新(中国)在全国还有30个省、市、直辖市,需要陆续去申请牌照,再加上开体验馆等一系列的事情,都考验着新一代的领导班子。同时,虽然正如本文开篇所讲的那样,如新与低价的“战斗”将会胶着而持久,而且很难分出胜负,但只要公司在不停地努力并得到了市场的支持,相信也就是对于管理者的最大肯定。
  而事实上,对于一家不断进行着市场拓展的公司来说,也不能光凭10个月,或者一年的情况就对其盖棺定论。即便如新(中国)的2007年基本上都是在调整与动荡中度过,但我们更为关心的是,经过这场洗礼之后,如新(中国)会走向何方,走得怎样。
  也许,目前的如新(中国)就像是一只在吐丝结茧的蚕,终有一天会化着蝴蝶破壳而出。而对于中国市场上众多经历着变革阵痛的直销企业来说,这样的化蝶之路也是值得期待与不断付出的……

来源:《分销时代》12期   作者:罗婷
相关报道
最新评论(共1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 第1楼, 2008-01-09 19:11:17   投诉 支持(393)
    据悉,困扰如新[中国]近三年的GAGNER[中国]抢线内乱案,在范家辉的积极努力下得到解决。据知情者透露,三年前,作为王英和陈永平共同上手老师的方芳,提示王英、苏雪梅夫妇利用如新[中国]的非实名制“员工制”的漏洞,策反了陈永平的下属的主力团队;尔后,包括方芳在内的GAGNER[中国]团队主要领导人丁建跃、茆春华、户川友彦假借公司名义,采取蒙蔽、欺骗、威胁、恐吓等手段强迫受害方放弃要求被抢团队归位的主张。当骗局被察觉后,引发了主要受害人钱先生在“雁之队”主要领导人陈永平等的强力支持下长达一千多天的维权申诉。这起据说是如新[中国]唯一一个提交美国总部仲裁委员会重审的案件,于去年12月底尘埃落定,在大势所趋的情况下,抢线当事人王英同意将他抢来的团队整体归还给“雁之队”。如新[中国]接受了这个新协议,并报美国总部审批同意,从2008年1月起执行。这场善的力量与恶的势力的较量,最终以善战胜了恶,在如新[中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体现了范家辉总裁除恶扬善,祛弊兴利,倡导和推行健康直销的决心。
发表评论
登陆后即可发表评论哟!请输入您的: 博客名     密码 新博客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