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治友德|小暑养生重在养心 食宜清淡调养精神
http://www.dsblog.net 2022-07-07 09:45:09
今日小暑,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汉语里,暑为热,小暑也即小热,是进入伏天的开始。小暑时节天气炎热,昼长夜短,也是阳气旺盛之时,人体消耗大,且气候湿重于热,湿邪侵袭肌表,疲倦易困。因此,养生调理应以养阳气、健脾胃、祛湿浊等为重点。

小暑养生 重在养心
中医“四季养生”理论认为,夏属火,通心。夏季气温增高,人们容易紧张、烦躁、心火过旺,尤其是中老年人心功能稍差,在夏季容易在情绪激动或过劳的状态下,出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导致心血管功能障碍,血压升高甚至猝死。所以,夏季的养生尤其要护养心脏。

《黄帝内经》倡导夏季“更宜调息净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的说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静自然凉”。静可生阴缓冲心阳之火妄动,阴阳协调达到保养心脏,静则神安,静才能养生心脏。
清淡饮食 营养均衡
小暑前后,气温动辄就会在35摄氏度上下,如果膳食中鱼肉蛋这类蛋白质食物摄入过多,就会感觉更加燥热难受。多吃蛋白质含量低的蔬菜水果,例如西瓜、苦瓜、桃、乌梅、草莓、西红柿、黄瓜等,更有利于让人感觉清爽。

夏天总的饮食原则应以清淡为主,但基本需求必须保证。女性每天应保证60克蛋白质的摄入,男性应保证每天65克蛋白质的摄入量。鸭肉、鲫鱼、虾、瘦肉、食用蕈类(香菇、蘑菇、平菇、银耳等)等清淡食品也是不错的选择,而煲汤时宜选择健脾去湿之品,如淮山、芡实、扁豆、小米等以帮助身体排湿。
病从口入 注重卫生
夏季是肠道传染病和皮肤病发病的高峰期。因此,在做好防暑降温的同时,更应注意夏季多发疾病的预防和保健。

生食瓜果蔬菜一定要清洗干净,防止夏季肠道传染病。鱼、蛋、肉等食品要注意保鲜防腐。因为湿热天气很容易使食物变质,细菌容易生长,当天的食物最好不要放到第二天再吃。另外,要保持勤洗手、勤通风的良好习惯,营造健康卫生的良好环境。
- 和治友德| 世界糖尿病日:科学控糖拥抱健康
- 和治友德:冬季慢病防治 牢记以下建议
- 和治友德|立冬:宜食三果三菜 防避三病五寒
- 和治友德受邀参加“中泰直销行业交流会”
- 和治友德参加2025渠道经济高峰论坛获荣誉
- ·新时代玛咖黑果枸杞压片糖果升级上市
- ·安利启动首个「真实世界研究」
- ·安发生物四川分公司11月15日开业
- ·无限极全球年会主题官宣
- ·如新家用智能扫描仪将上市
- ·太阳神益康财富峰会收官
- ·康力第一期全国私董会圆满落幕
- ·2025安惠优秀经销商表彰盛典举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