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blog.net 资讯 » 专家观点 » 16位直销专家纵论2012

16位直销专家纵论2012

http://www.dsblog.net 2012-06-28 14:35:49

董伊人:直销企业要重视社会影响

 

  【董伊人档案】江苏无锡人,管理学博士,南京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系副教授,南京大学中国直销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曾主持过多个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纵论观点】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直销行业要发展,要获得社会认可,必须从强调生产者利益、宣传个人爆富,转变为强调消费者、分销商、利益相关者和社会的整体利益。在强调创造顾客价值的同时,重视它们的行为对所有群体所带来的社会后果。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主流认可,才能获得持续发展。

 

  前几天,一位在金融行业工作的朋友和我聊起,她用了一款朋友送的某直销企业的护肤产品,周围的朋友发现效果明显,纷纷向她打听最近用了什么好产品,但是她却不太愿意向朋友推荐,因为怕朋友认为她在做直销。这种现象,在中高级白领中比较普遍。
  我最近也接触到了一家从事某国际著名直销企业事业的成功人士,了解到他们在保留了直销系统化运作的同时,也在做许多“去直销”的活动,如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除了产品以外,其他方面已经很难感觉到是在从事某直销企业的事业。他们在公众中的身份有的是婚庆公司经理,有的是超市经理,有的只是健康管理师,有的酒店总经理等。
  我也了解到,一些直销企业,在宣传上越来越强调自己从事的是健康产业,越来越淡化自己的直销属性。
  直销在中国发展到今天,在取得了巨大成绩的同时,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作者遇到的几件事情,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今中国直销的现状。一、直销没有得到主流社会的认可,这一点也是目前直销发展的瓶颈,也为一些直销企业和团队所认识,所以他们在自己的行为与宣传中努力在“去直销化”。有些团队正是成功地“去直销化”而取得了持续发展。二是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直销快速发展的外部条件也发生了变化,这使得传统的直销方式受到了严重的挑战,越来越多的从业人员认识到,直销要发展,需要与其他经营方式相结合。第三,一些直销企业和团队特别是一些内资企业,还沉溺于传销思维,凭借着具有的直销资格,从事着非法传销的行为。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宣传一夜暴富,不是把自己的销售建立在给消费者提供利益的基础上,而是把重心放在给分销商的投资机会上。问题是他们违背市场规律,目光短浅,只看重短期利益,到处忽悠下线下大单。通常的特许经营,对分销商的资质是有严格要求的,而且有完善的监管和控制措施,同一市场区域内,分销商的发展要考虑市场过度饱和问题,这样才能保证分销商的利益。但是,现在有些直销企业,滥用分销授权,对分销商来者不拒,不管分销商有没有这方面的能力。过低的进入门槛和松散混乱的管理,就使得少数人在一段时间内攫取了大量的利润,而付出代价的就是那些毫不知情的个人投资者和次级分销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直销行业要发展,要获得社会认可,必须从强调生产者利益、宣传个人暴富,转变为强调消费者、分销商、利益相关者和社会的整体利益。在强调创造顾客价值的同时,重视它们的行为对所有群体所带来的社会后果。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主流认可,才能获得持续的发展。

来源:当代直销
相关报道
最新评论(共1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 第1楼, 应勒令退市 2012-07-12 11:42:32   投诉 支持(3881)
    保健产品在直销业应勒令退市 很多直销公司嗜好抢做保健蛋糕,什么补充型呀,功效型呀,再发展到某某专利、代代更新等神秘莫测、卖弄悬念,旨在利用消费者的无知、外行骗取更高利润.....而学问高深、错综复杂的人体生命科学及基因密码得到广泛普及的同时,带来了诸多的负面效应,造成很多人越需保健却越得不到合理保健。   科学家说不过商家。满街的黄婆都在夸耀自己的瓜,一夸就夸一个天花乱坠。因此,至少有三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1.层出不穷的产品知识让平民百姓学得晕头转向,犹如“邯郸学步”无所适从,到头来越弄不懂吃哪种保健品好?   2.不少人从相信到迷信,如醉如痴,于是乎,盲目自信,孤芳自赏,听信于保健品功效的“神奇”,往往延误自身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给生命健康带来隐患。   3.不少人在保健课堂中,借题发挥、小题大做,有意制造健康危机,给人们带来盲目恐慌,使不少受训人多疑、郁闷,自责。不必要的操心削弱了生物本能战胜疾病的斗志和信念!因为心理意志的受损,由此引发了神经衰弱,使人全身不适,使不少敏感人有难以言状、道之不尽的病苦,像魔鬼样的阴霾紧紧跟随,吃再多的保健品不奏效时,还自我阿Q--剂量不足,疗程不够。这是很糟糕的事情。   保健产品的功效,原本就没有一个可衡量尺度,无非让大胆侥幸、好夸的人占了余地而已,而顾客的好转反应与病程进展的症状表现有时就像孪生兄弟样难以分辨,这人命关天的大事却在歪嘴和尚口中,愚昧侥幸,胆大妄为地胡言乱语,很多的病情加剧甚至恶化了亦牵强地误认为冥眩反应(整键反应)自我安慰,不少人被自欺欺人的误导酿出祸害。 同时,我们不难发现直销商销售这些难以确定性能的产品时,自身严重怀揣着一种说不清、道不尽,仍是难以言状的迷惘心情,心中笼罩着一股乌云地做销售,这尴尬、无奈的销售阴霾难以唤醒顾客的购买欲,继而,使公司难以实现高效营销的真正目的。 保健产品在直销业极具隐患,不像厨具---你再会吹,不会吧萝卜煮成白菜吧?
发表评论
登陆后即可发表评论哟!请输入您的: 博客名     密码 新博客注册